1、无为而无不为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文】处于无为的境界之中,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译文】言语无法表达“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道”,如果有人在说“道”,肯定不了解“道”的真意。
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章》。【译文】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有”,而“有”却从“虚无”中来。
4、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选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5、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译文】丧失了大道,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才强调礼法。
6、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大道一旦讲出来,就会感到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人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选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选自《道德经·第八章》。【译文】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让自己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是很接近“道”的。
9、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选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译文】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10、君子不器
选自《论语·为政》。
1,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
2,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君子不器,还要根据“道”来理解,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不单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
孔子解释“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讲应用,也是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旦明道,即朱子说的格物致知,也是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则可以持经达变,抱一应万,待人接物事事可为!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