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吃穿二字是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第一个要面对的事,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华文化中“民以食为天”,也足可见从古至今吃都是国人的头等大事。
人类进化了几千年才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虽然是高级动物,也跟普通动物一样的“吃”,所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地各类菜系美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满汉全席,各具特色。
几千年的演化,最终行成了如今的八大菜系,让人感叹中国的饮食博大而精深,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一种吃的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为: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底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01·味蕾是有记忆的
记忆最深的是味蕾的记忆,是食物的记忆,是思念也是乡愁。味蕾给回忆留下的是甜,是酸,也是苦楚。身在他乡,想起妈妈做菜的味道,想起家乡的味道,会泪流满面!人们喜欢美食,喜欢美食带来的喜悦。
味蕾记忆是最原始的记忆,记得几年前在看马来西亚那部电视剧《小娘惹》的时候,看到那娘惹美食道道都有中华美食的影子,精致讲究的吃食让人勾起味蕾记忆,也能感受到华裔家庭对家乡味道的情怀,那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家乡味,让海内外的中华儿女惦记的味道,娘惹的饮食文化体现了马来文化和华人文化的完美融合。
片中当那个陈锡家老太太选孙媳最基础的门槛就是做的一手好菜,当所有适龄的小娘惹在接受厨艺打分的时候,谁能做出一道让陈媳奶奶感动的吃食那么她的姻缘最有希望。
当陈锡的奶奶吃到菊香的女儿月娘做的虾米糯米卷时那份感动予以言表,好像触动心弦般的乡愁,然而月娘做这道菜的时候却是在材料不齐时间仓促的情况下,因地拾材,用现有能找到的最朴实的食材,根据她外婆小时候传授给她的心法,用心做出一道感动人的地道娘惹美食,在最不经意间打开了陈锡奶奶的味蕾记忆。
这是饮食文化中的“坠情”,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
古代更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把“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治国如烹小鲜”之说。
02.食医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几千年前就有医食同源,药膳同工之说,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种疾病的防治。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从解决了温饱过渡到不仅肚子要填得饱也要吃的美味,各种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摆上人们的餐桌,色香味俱全,直教人胃口大开,垂涎三尺。
但是自2000年以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营
养摄入过剩的问题,频频遭到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饮食健康的问题像块乌云以排山倒海之势的压在了人们心里最脆弱的那点,困惑着逐渐走上美食之路的人们,后来也渐渐意识到了食无远虑,必有后患,只为了食之味美贪一时嘴馋而埋下健康隐患是很不值得的。
因而很多养生学家营养学家提倡饮食要注重中药与饮食相结合,使食物除了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外,还具有食品的一般特点,强调色味多,注重价值,食之以既对人体的养生防病有积极作用,也具有营养作用,又要激起人们的食欲,给人予余味无穷的魅力。
由于强调中药与饮食食材结合使用,使药膳这一词成为了人们健康饮食的标志。
03.饮食与肥胖
现在一般人饮食都是按自己喜好,而不是按身体真正需要的,容易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 ,多吃高碳水,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让身体疲于消化代谢浑然不知自己是否饮食均衡,只有当体检报告显示项目超标的时候才会警觉,到底我们吃了啥,吃对了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在时下的饮食习惯中因为吃的大部分是精米白面,外卖高盐高脂高糖让身体超负荷运转,最终打破了身体的平衡出现各种疾病,而肥胖是引发各种代谢问题的罪魁祸首,肥胖的相关并发症是相当的多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让人困扰不已,所以减脂是现在有所醒悟的人们很重视的问题,在保证能量供给的前提下,低碳水的摄入,均衡饮食显得尤为重要,不在只是满足自己的食欲,而是选择给身体减负,有选择性的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给身体一个好的状态,让身心更愉悦。
所以我也开始学习低碳饮食,学习营养学的知识,让自己吃的明明白白,改变饮食习惯,选择更加健康的方式善待自己的身体,让身体陪我们走的更远,更好。也希望有一天通过自己的践行能够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变得更加健康快乐。
为了自己,为了身边的人的健康学会好好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