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时,听见姥爷和妈妈在客厅里谈话,隐隐约约有一句是:“他说他要是死了,就每个月给还在读书的二女儿100块”。姥爷这句话说的很平静,似乎不是在谈论一个人的生死,而这里的“他”,我也知道是谁,是我舅舅。
我舅舅其实一个颇有才华的人,算是当年山沟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毕竟在那个年代,那个山里,没有几个人能走出来读大学,而我舅却读了,还读了中医专业,不过,那个时候的大学早已不流行分配工作,于是读了大学的舅舅只能在村里当个“赤脚医生”,开个诊所,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看病。当然,我舅不只会看病,他还会写文章,可能是因为熟读古文,所以我舅的文学造诣颇高,喜欢读历史,最喜欢雍正皇帝,写的文章也很有深意。除此之外,他还会画素描,虽然不是很精通,但还是有模有样。
天妒英才,如此一个优秀的人却患了病,还是一种极为难治且又烧钱的病——尿毒症。为了看病,我舅辗转多地,不过并没有起色,发展到如今,已经到了非换肾不可的地步,说来好笑,我舅一辈子行医,却没有很多存款,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唯一的一处房子就是我姥爷给的山脚下的窑洞,然而那个村已经快空了,窑洞再好也卖不出去,只能申请水滴筹救助,加上家里人给凑得钱,舅舅筹得了将近20万,不过,这个费用对于换肾的手术来说,还是太少。然而,相比于金钱,最怕的是没有合适的肾源,舅舅已经坚持等待了好几年的时间。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所感觉,所以他才会嘱咐姥爷照顾他的二女儿。舅舅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第二任妻子带过来的,不是亲生,舅舅一直视其为亲生女儿,目前已经给她安排了工作,如今就剩下亲生的二女儿还在读高三,所以他还是最担心这个孩子,毕竟孩子的妈妈,靠不住。而在这段时间里,他似乎也更为享受父亲的这个身份,教孩子骑电动车、接送上学,嘱咐各种事情。
我和舅舅其实并不太熟,甚至有时候觉得他太吝啬,然而他对于两个女儿来讲,是一个好父亲,在疾病面前,他似乎准备好了一切可能,同时找到了自己父亲做托付,希望另一个尚未稳定的女儿,能有一个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