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骑车下班,快到家的时候,会经过一条比较狭窄的路。这条路不算长,也就两百多米。一边是院墙,一边是铁丝网,在院墙与铁丝网之间,形成了大约六米不到的这么一个狭长的道路。
虽然只有不到六米宽,中间却放置了隔离栅栏,两侧通行互不干涉。安全性当然是得到了有效保障,可是每一边的宽度,只剩下了两米多不到三米的样子,如果有骑自行车的人走在前面,后面来的汽车,想超过去就很困难。
我每天都会经过这条小路,几乎每次后面都会有同向的汽车,默默的跟在我后面,一直到过了东边的拐弯路口,它才会超过去。
那个宽度,如果汽车一定要超车,并不是绝对的不可能。假如开汽车的人与骑车的人驾驶技术都比较高,胆子都比较大,彼此向两侧让一让,也是可以完成超车动作的。
但是这样的情形比较少见。一般的时候,后面的汽车表现的都很君子,也不鸣笛,默默跟随,一直到了拐弯的宽敞处,才加速超过去。
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想,这个司机素质挺高,好人呐。
但是也有一次,后面的汽车鸣笛表达了超车的想法,我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于边骑边让汽车超车,只好停下来,努力的向铁丝网靠拢,然后汽车加速,顺利过去了。
今天我前面也上演了类似的戏码。我前面有一辆小面包车,在它前面是一个骑车的老爷子。面包车鸣笛要求通过,老爷子如我那次一样,停了下来,努力靠边,小面包车超了过去。
我想,这个面包车司机是不是素质就比那些跟在后面不鸣笛不超车的人低呢?就在我这么想的时候,突然一个念头钻进了大脑。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不应该站在道德角度对这件事情进行评价!不管是在后面跟随的,还是鸣笛超车的,并不存在道德水平高低的问题,或者说不应该从道德水准高低的角度去看待。
有的人可能并没有着急的事,那段路也不长,默默的跟过去也挺好,于是选择了默默跟随。有的人可能有急事,或者就算没有急事,但是喜欢迅速通过,反正只要骑车的人稍微让让,也就过去了,先鸣笛,后通过,行为方式也是完全正常的。
其实,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标准来选择行动的方式,不过都是在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本来跟道德就没有直接关系。开汽车的并没有义务一定让着骑车的人,骑车堵在前面让汽车乌龟爬,也不见得就是天然正确。
而我一开始觉得默默跟随的就是素质好,甚至差点认为鸣笛超车的素质差,这就犯了道德绑架的错误。其实,世上许多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多道德问题,只不过是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的凡人俗事,笑一笑就好了。
实际上,我们在遇到事情时,经常不自然的就会用道德的尺子去衡量,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比如前些年闹得很严重的动物保护组织的人,一定要阻止狗肉节上杀狗吃狗肉,就是滥用道德,进行道德绑架的典型。
把许多本来平常的事情,硬要套上道德的外衣进行评判,这是错误的做法。这个认识在理智的时候,许多人是都能够明白的。但是在真的处理事情时,尤其是在遇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刻意营造氛围带节奏的时候,常常就忘了自己理智的判断,跟随着所谓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人,去制造了无尽的错误,甚至因此杀伤人命,形成了巨大的伤害。
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能够用同理心面对他人,面对世界,不滥用道德原则去随便评判他人,才是普通人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才是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最高道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