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前沿。这是【零基础学会计教程】的第二篇,教程所有篇章全部免费,有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关注、私信咨询!
我们今天要学习两个概念:会计对象和会计的基本假设。
1
会计对象,称为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它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简单的理解:会计对象就是资金的运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分为三个阶段,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资金的退出。
什么是资金的投入呢?简单的说就是投资者向公司投入资金或者公司向银行贷款,这就是资金的投入。
什么是资金的运用?资金运用,也称为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的过程,投入资金以后,企业会去购买厂房、设备、原材料,雇佣工人、生产产品,销售产品,收回货款,这就是一个产、供、销的过程,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资金的运用。
那什么是资金的退出呢?就是企业的资金退出产、供、销这个循环,比如企业上缴的税款,企业归还银行的贷款,企业向股东分配的利润等等。这些资金不再参与到资金运用的过程当中,这就是资金的退出。
为了更好的理解会计对象,我们来举个例子,以下是前沿职场公司发生的业务,我们一起来判断一下它们分别是属于资金运动的哪个阶段:
1、投资者投入300万
2、向银行贷款100万
3、购买厂房300万
4、购买材料50万
5、支付员工工资50万
6、销售收入800万
7、缴纳税金30万
8、归还银行贷款100万
9、股东分红20万
1和2项都是企业的筹资活动,属于资金的投入。
第3项适用于企业的产品生产,属于资金的运用。
第4项属于原材料的供应,也适用于企业的产品生产,属于资金的运用。
第5项支付员工工资50万,这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生产而购买到劳动力,是产品生产的过程,属于资金的运用。
第6项取得销售收入800万,这是企业销售商品的过程,还是属于资金的运用。
第7项的缴纳税金30万,第8项归还银行贷款100万,以及第9项向股东分红20万的业务,都不在产、供、销的循环过程当中,所以它们都是属于资金的退出。
在这9个业务当中,最容易出错的就是第5项业务支付员工工资50万,会把它误判为资金的退出,大家可以这样来理解,企业支付的工资就是产品的人工成本,属于生产的过程,所以它是属于资金的运用。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资金运动就是一个钱生钱的过程,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才能让钱变成更多的钱,企业才会发展壮大。
2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有四个: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公司、集团、部门、车间这些都是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简单的说就是对谁进行核算。会计主体有了记帐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下一讲我们详细讲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一直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持续经营界定的是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设,我们现在的会计处理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企业持续经营这个前提下的。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它所界定的也是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是按照公历的起讫日期确定,是从每年的1月1日到每年的12月31号为一个会计算度。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它期,以后期间的差别。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我国的会计活动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我们还来做一个小结,两个概念:
会计对象和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对象就是资金的运动,资金运动包括三个方面,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
会计的基本假设:共有四个
1、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
3、会计分期
4、货币计量
重点提醒:本讲内容也是纯理解的内容,主要理解资金的运用,会计的基本假设着重理解会计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