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和对象
我们把对象比作一个“饼干”,类就是制作这个饼干的“模具”。
饼干模具
我们通过类定义不同数据类型的属性(数据)和方法(行为),也就是说,“类将行为和状态(数据)打包在一起”。
对象模型
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例,一般称为“类的实例”。类看做“饼干模具”,对象就是根据这个“模具”,制造出来的“饼干”。
从一个类创建对象时,每个对象会共享这个类的行为(类中定义的方法),但会有自己的属性值(不共享状态)。更具体一点:“方法代码是共享的,属性数据不共享”。
对象模型
Python中,“一切皆对象”.类也称为“类对象”, 类的实例也称为“实例对象”。
2.类与对象的定义
2.1 类的定义
class 类名:
类体
2.2 对象的定义
# 方式1
对象名 = 类名()
# 方式2
对象名 = 类名(参数1, 参数2, ...参数n)
注意:
在python中实例化对象的时候,不需要关键字new,这个和一般面向对象的语言不太一样。
3.注意事项
要点如下:
- 类名必须符合“标识符”的规则(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首字母不为数字)。一般规定,首字母大写,多个单词使用“驼峰原则”。
- 类体中我们可以定义属性和方法。
- 属性用来描述数据,方法(即函数)用来描述这些数据相关的操作。
4.具体案例
# 定义类
class Student:
count = 0 # 类属性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
初始化方法
注意:self参数固定放在起始位置,变量名可以是其他,但一般使用self
'''
self.name = name # 实例属性
self.age = age
Student.count = Student.count + 1
def say_age(self): # 实例方法
print(self.name + "的年龄是" + str(self.age))
s1 = Student("聂发俊", 100) # 实际上执行了两个方法
s1.say_age()
执行结果:
聂发俊的年龄是100
备注:
更多精彩博客,请访问:聂发俊的技术博客
对应视频教程,请访问:python400
完整markdown笔记,请访问: python400_learn_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