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需要不断的用事情去打磨,越磨越灵光,越刺激越好用。
不是在总结,就是在总结的路上。
把自己的事情束之高阁的人将终生痛苦。
闲言碎语
1、去区域客户现场交流行业金融云解决方案
前天跟客户预约的上午09:00开始交流,从住所出发到客户现场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的时间,于是订好闹钟早早出发过去客户现场。整个过去客户现场的过程跟自己的预期一致,时间规划的比较合理,过去客户现场后找了个地方待了会儿,前期约好的同事陆陆续续都抵达客户现场。
2、准备实施期项目推进过程中监理方所需要的材料
前不久新接的一项目,项目上有监理方存在,监理方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时不时针对项目上的一些情况提出自己的监理意见,而针对监理方的监理意见我方需要准备相应的书面答复。针对他们的答复,都需要通过电子文档及纸质文档的形式留档。整个过程,抛开效率不谈,核心点主要在于很多事情的章法都特别正,仪式感非常强。这种增强项目组仪式感的形式,可以让本就松散的项目组变的更加有凝聚力,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3、基于实施伙伴所提交的日报材料规整当天的日报内容
实施期的项目,每天实施同学都会输出实施日报,他们会把自己当天做了那些事情都挨个梳理出来,他们梳理出来的是具体当天做了那些事情。作为项目管理方,需要根据这些情况,结合前期共识过的项目进度规划,换个视角来梳理当天的周报,并把相关风险同步给项目组内部的关键相关方。通过对齐项目干系人对项目进度状态的判断,这对有效促进项目进度如期达成帮助非常大。毕竟,关键相关方里面一定是有顶在最前面对项目进度有切肤之痛的角色,他对项目进度状态的敏感度会非常高,充分调动其敏感性对项目的推动帮助非常大。
4、参与曾报名的圆桌会议充当主持的角色
参与了PMO前沿的圆桌会议,希望借此来打磨下自己关于项目管理相关话题的知识储备,交流本质上就是高人指路的过程,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而作为主持的角色参与,主要就是活跃主题分享的氛围,为分享嘉宾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在后期的互动环节,充分调动起参与小伙伴的热情,让所有参与的每一个相关方都能收获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另外就是把控圆桌会议的整个节奏和流程,尽可能不出现尬场环节;或者,换句话说,当出现尬场环节时需要有方式方法把这一part顺利过渡过去。
5、梳理今天组团过去客户现场交流的会议纪要邮件
今天组了一波解决方案架构师团体过去客户现场交流,主要跟客户交流如何构建行业金融云,整个交流过程还比较愉快。有经验的解决方案架构师针对客户的问题做了深入且充分的交流,最终达到了本次跟客户交流的预期。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组织这么多人过去现场交流,除了参与人员的舟车劳顿,也需要给到参与人员相应的激励,甲方的接口人提议要写一个会议纪要多拍些照片,让这些有实力做事情的人引起老板的重视,同时也在他们的老板跟前show下他们的工作内容,这样大家会在这件事情上更加的齐心协力。
Plan To Do:
1.通过容器平台CKA认证,每天弄懂一个CKA方面的小知识。
2.每周记忆一首歌,并回顾上周背诵的那首歌,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
3.看完《模范出租车》,感觉在法远拳近的场合,自己需要具备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的能力。
4.成为一名羽毛球熟手,在球场上不论面对几年的选手,都有一定的统治力。
To Do List:
1.回顾自己今天所遇到的问题
前两天把自己的耳机没放在固定的位置,导致找了非常久的时间都没找到,一度觉得自己的耳机丢了而有些失落。
2.面对这些问题,自己采取了那些举措
最终在自己一件裤子的口袋里面成功找到耳机,还是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待进一步规律化,这样当自己想找某件东西时,根本不需要花费脑筋就能顺利找到,这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3.每天30个俯卧撑
今天未完成30个俯卧撑。
4.每天50个仰卧起坐
今天未完成50个仰卧起坐。
5.每天200个跳绳
今天未完成200个跳绳。
6.每天冥想15mim
今天未完成冥想15min。
今日收获知识:
一场高质量的方案交流,需要有充足的行业经验以及背景做支撑。
一个良好的规划和高效的执行可以增强对一件事情的掌控力,而这种让事情根据自己的规划推进的FEEL特别棒。
一个自己找了很久的物品,迟迟找不到,当再次找到的时候,那感觉简直比买一个新的物品还开心些。
今日的小确幸:
主持了一场线上的圆桌会议,从自我感觉上,总体上应该可以得一个比较高的分数,后面再有这种机会时,感觉可以再争取下,至少单从自身的维度还是有可提高的空间。
未来想落地的事儿:
1.打磨自己画流程图的能力,将生活中的很多事项都以流程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2.打磨自己制作PPT的能力,将生活中的很多事项都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