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设限性的典型观念,认为除非做到完美,否则就是失败。最常见的就是,计划做了很久很久,反复修改,不断更新,但就是迟迟不行动,一步也不跨出去,总想准备得天衣无缝再来个完美出击,现实却总是打脸。
对于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来说,应该试试“小步子”原理,边干边完善计划,在行动中不断复盘,积累经验,如果一直困在自我设限里,想来个完美计划,那计划夭折的可能性极大。
再说哪有完美的计划,“先完成再完美”才是规律。
我想起初中语文课时,老师让大家背古诗词,当时的规则是全班分几个组,各组组员找组长背书,组长找课代表背书,课代表找老师背书,我很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我就是陷入了完美主义的圈套,就算自己已经背的比较熟了,但还是想做到一字不差,一点儿卡壳都没有,才去找组长背,现在想来,不就是“非黑即白"的观念在作祟嘛,觉得但凡中间有一点不流利就不算好,表面上看是自我要求高,实际上却是过于执拗。
读书时代,可能还有大把的时间来这样慢慢“练习”达到完美,但工作后进入社会,哪还有这么多时间用来磨刀呢?很多时候,任务都是急急急,如果每次都抱着要做到完美的心态来做事,那么很多事大抵都无法开始。
所以,随着经历的事越来越多,慢慢理解了一个事实:
现实往往是一把刻度尺,不是一个开关。
是的,很多问题不是一个开或关的明显状态,而努力也不是成功或失败一锤子定义的,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多少,清楚的镌刻在现实的尺子上,一分不差,并不会因为结果就完全否定或肯定。
虽说现实仍然重结果轻过程,但对于个人来说,体验才是伴随一生的记忆感知,不是非黑即白这样的大开大合。
如同人没有绝对的好坏,看从哪个角度看,大奸大恶之人不多,更多的是个体身上的色彩,如果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有人又会开始emo了,所以,除了别自我设限,也别给他人设限,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