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行为主义学派对消极情绪的解释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消极情绪如焦虑等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某种刺激情境引起恐惧或焦虑等情绪体验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相应的消极情绪自然也就出现了,“草木皆兵”、“杯弓蛇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指的就是消极情绪的习得过程。例如社交恐惧,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不必然会引起发言者的恐惧情绪;但是如果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嘲笑的情况相结合地出现,一定次数后,就有可能产生社交恐惧。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恐惧呢?在下次或随后几次发言的时候,没有嘲笑,而是掌声,那么原来所形成的条件反射自然也就消失了。
③认知主义学派对消极情绪的解释
认知主义学派对人类情绪的解释主要源于情绪认知评估理论的相关观点,认为影响人们情绪的不是刺激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刺激事件的认知评估及所抱有的态度。人类很多消极情绪的来源是人们不准确的或非理性的认知倾向,如极端思考、任意推断、过度引申、无限扩大、消极选择、经验定势等,这些非理性认知导致了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产生。要避免由非理性认知倾向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则主要在于形成理性、积极、健康的认知模式,如客观、独立、灵活、自主、积极等。
(7)情绪智力
在教育领域相对较有影响力的可能是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1983, 1999)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包括以下七种智能: 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其中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与情绪智力已经证实有一定的关系。
2008 年,斯里查(Srica)界定了以下几种智力:
身体智力(Physical Intelligence, PhI):学习和掌握身体技巧的能力,如跳舞、游泳、滑雪等;
理性智力(Rational Intelligence, RI):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能力,如问题解决和数学能力;
创造智力(Creative Intelligence, CI):产生新奇、新鲜、独创想法的能力;
专业智力(Professional Intelligence, PI):掌握和控制知识、信息、技能的能力;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个体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 SI):使用复杂社会技能的能力,如团队合作、沟通、冲突解决、协调能力;
财政智力(Financial Intelligence):定义和认识财政状况的能力,使自己的状况与期望能够相匹配;
领导智力(Leadership Intelligence, LI):发展和掌握领导技能的能力,如领导、动机、劝说、影响和控制等能力。
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或构成模型,但总的来说,情绪智力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首先,情绪智力既包括自身情绪的识别与管理,也包括对他人情绪的察觉与引导;其次,情绪智力整体上包括情绪觉察、评估、表达、调节等内容;最后,情绪智力应该包括个体积极情绪的激发,情绪智力高的个体是能够进行有效自我激励并激励他人,产生积极的力量,以取得好的绩效
情绪智力测量
[if !supportLists]l [endif]Wong & Law 情绪智力量表(Wong &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WLEIS)劳和王等(Law & Wong, 2004)依据戴维斯等的情绪智力四因素框架,开发并介绍了一份简短的自陈式情绪智力测评量表 WLEIS,包括自我情绪评估、他人情绪评估、情绪运用、情绪调节/控制 4 个因子,16 道测题。量表采用李科特7 点计分,“1”到“7”表示“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
情绪调控量表(Regulation of Emotion Systems Survey, RESS)弗朗斯和霍伦斯坦(France & Hollenstein, 2017)开发了一份情绪调控量表,量表包括重新评估事件、参与、思维反刍、分心、生理唤醒控制、抑制 6 个因子,共 43 道测题。量表采用李科特 5 点计分,“1”到“5”表示“完全不会”到“完全会”
1.3非理性认知与情绪管理
(1)生活中的非理性
“杞人忧天”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描述的是古代杞国有一个人每天总是生活在各种不切实际的担忧中,担心天要塌了、地要裂了,后人常用此成语来形容对不必要事件的担心。自古以来,不理性的认知就影响着人类的情绪与生活。
子女教育中的、孩子成长上的…家长们们总是觉得自己在用理性的认知做着合理的决策,但是丹尼尔·卡尼曼及其研究团队关于“非理性决策”的研究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的认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理性。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存在一些非理性现象,且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非理性认知的存在,但这些非理性认知会让我们变得焦虑,出现一些负面情绪。
人生之“起跑线”与“固定阶段”焦虑
人生起跑线存在吗?很难说存在一条统一的起跑线!人生的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成为起跑点,人生的每一段旅程都会成为跑道。很多人似乎都已经习惯了人生的固有跑道——出生、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成家、孩子出生、孩子上幼儿园…我们焦虑于每个阶段的“背离跑道”,但忘记了人生没有起跑点,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追求什么。但难
60 岁不能成为人生的起跑点吗?改变对人生起跑线的认知,可以适当降低我们对孩子和自己成长固定阶段的焦虑。
“正态分布”偏离与发展焦虑
自然界大部分的自然变量整体上均呈正态分布,人的发展也不例外。我们人的发展,包括我们自己,也包括孩子们的发展,整体上还是呈现“正态分布”,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终将是人群中或平凡世界中的普通人,成为正态分布的中间部分。如果能够想通这一点,是否能够部分解决人们的发展焦虑,或者降低教师们对学生成绩的过度焦虑呢?成为正态分布的顶尖一端,即“佼佼者”,从概率上来说是较难的事情。
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会了,我的孩子还不会?成熟与成长焦虑
很多家长或许会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别的孩子都会跳绳了,我的孩子还不会;别的孩子都能做算术题了,我的孩子还不会;别的孩子英语讲得很流利了,我的孩子连普通话发音还不清晰…怎么办?我要不要给孩子“开个小灶”呢?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还是要掌握一点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要学会等待孩子的成长与成熟,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超出孩子成熟度的“超前学习”上。
成熟与学习在发展中哪个更重要—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
格塞尔以未满周岁的孪生兄弟为被试,进行了一项爬楼梯实验(可以假定孪生兄弟的先
天遗传因素基本一致)。实验中,双胞胎兄弟中的弟弟先每天学习一定时间的爬楼梯,在6
周后,哥哥也开始学习。后学习爬楼梯的哥哥在2 周后所达到的爬楼梯的水平与已经学习了8 周的弟弟是一样的。之后,研究者进一步把这一实验推广到数字记忆、词语学习、搭积木等内容上,发现结果也是一致的。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告诉我们,儿童的成长有其自身的“时间表”,对孩子的成长与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是生物学上的成熟程度。因此,脱离了成熟这一重要的条件,学习并不能真正的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当看过这个实验后,你还会
纠结于到底3 岁让孩子学才艺还是 7 岁让孩子学才艺、孩子怎么突然哪一天就自己会跳绳了这些问题吗?
我可以不优秀,但我的孩子要优秀(父母之于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
要让孩子变得独立,父母首先要变得独立;要让孩子变得优秀,父母首先要变得优秀。孩子是最好的模仿者,而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对象之一!班杜拉社会模仿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孩子是可以通过注意、观察父母的行为而习得这些行为。如果我们家长每天回家花很多时间玩手机、玩电脑、娱乐,却要求我们的孩子每天认真学习,这可能吗?但如果家长每天注重阅读、注重自我的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空余的时间坚持运动、热心公益,那么,孩子又会怎么样呢?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让自己变得积极,那么孩子们也会从我们身上通过“模仿”而学会一些好的品质或行为模式。
(2)卡尼曼及非理性认知的基本观点
20 世纪后半期,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形成了关于人性的两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观点:第一,人总体上是理性的,其想法也是合理的;第二,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恐惧、厌恶、喜欢、愤怒等情绪情感能够为人们失去理智的情形做出解释(丹尼尔·卡尼曼,2012)
卡尼曼的研究为情绪管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理论依据与基础。情绪管理的过程,也是人们对非理性认知做出管理的过程。卡尼曼非理性认知与决策理论也介绍或重新解释了几种基本的认知偏差或启发式偏见,我们选取几种与生活相关较大的认知偏差进行简单介绍。
框架效应
“框架效应 (Framing Effect) ”是卡尼曼提出的一个较为经典的概念,“由无关紧要的措辞变化引起的巨大偏好变化。”简单理解,同一句话,换一个表达方式,对于接收者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 ”如高校毕业生去寻找工作,招聘单位回复的信息是“你有 70%的可能性将获得这份工作”的说法要比“你有 30%的可能性将不能获得这份工作”更令人心情愉悦,虽然这两种说法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
光环效应
研究者提供了关于两位虚构人物的性格刻画:
艾伦:聪明—勤奋—冲动—爱挑剔—固执—忌妒心强
本:忌妒心强—固执—爱挑剔—冲动—勤奋—聪明
当你看到两位人物的性格描述,你第一反应会更喜欢谁一些?很多人会选择更喜欢艾伦一些。但事实上,两者的性格是一样的,只是在呈现性格特征时,不同特征的呈现顺序不同。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光环效应,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可能会喜欢他的一切,声音、生活方式、穿衣风格、饮食风格、行为习惯… 光环效应指“喜爱(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觉察到的方面”。
乐观主义与过度自信
“乐观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很好地实现预期的任务,但事实上我们做得并没有那么好;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但有时候某些方面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美好;我们觉得未来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但最后你会发现未来与你原来设想的差别太大……乐观偏见也成为认知偏差中最重要的偏差之一。就像上一周所提到的情绪的社会功能一样,消极的情绪会让人们变得更谨慎,而积极的情绪会让人们变得更冒险。 “如果你性情乐观,就应该既乐观又谨慎,因为乐观偏见可能有益,也可能带来风险。”
乐观偏差的一个直接认知结果是过度自信。
启发式与锚定效应
启发式指在“目标问题”(系统2)之前,先给予一个与目标问题有一定关系,
但似乎更简单的“启发式问题”(系统1),而人们之后对目标问题的回答,会不由自主地受启发式问题答案的影响。如,
问题1:甘地去世时是比 144 岁大还是小?
问题2:甘地去世时多少岁?
我们先不管甘地去世时到底是几岁,在这样的启发式问题情境下,人们对第
二个问题的回答,答案年龄相比较会偏高,可能会猜测是110 岁或120 岁。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人们的猜测可能就是70、80或90岁了。这就是锚定效应。
[if !supportLists](3)[endif]其它认知偏差
从众效应
指“人无意识地让自己的想法与大多数人的想法靠拢的倾向”。如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可能一开始你并不想给某条信息点赞,但发现点赞的朋友很多,你也就不由自主地点了
对情绪管理的建议:为了避免选择之后的后悔情绪,在选择时,我们可以考虑是否受到了“从众效应”的影响;选择最高的、最受人欢迎的选项会不会是一群人“从众”的结果呢?而我们的一些决策是否并非出自于本意,而是无意识的从众的结果?
投射效应
指“人们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或想法强加给对方的现象”,也就是所称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人们总是生活在社会评价与比较中,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很多时候来自于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但事实上,很少会有人经常直接当面告诉你,他对你的评价(按照聚光灯效应,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在自己身上)。所以最终,很多情况下,“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仍然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同样地,我们觉得对方所想的,可能也就是自己所想的。
对情绪管理的建议:不要去猜测他人的想法!一方面,你所猜测的他人的想法可能就是你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他人的;另一方面,社会他人的关注点主要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在你身上。
聚光灯效应(焦点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为自己的一些不恰当的言行举止而感到“懊恼”。当我们今天穿了一件不特别适合自己的衣服时、当我们出门忘记洗掉脸上的饭粒时、当我们为了自身这样那样的缺点而感到“郁闷”时,我们是否可以轻松些,因为他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关注我们。这种高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特别是对我们自己觉得“较不好事情”的关注指的就是聚光灯效应。
对情绪管理的建议:生活中,不用太介意自己的小缺点,他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关注我们。我们不用经常性地想别人会不会笑我、别人是不是觉得我是一个差劲的人、别人会不会怀疑我的能力或动机…人们只需要努力前行,往前看,让自己变得更好!
社会刻板印象
指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容易对一类人或一类事物形成概括而固定不变的看法,或者是“被赋予同样特征的人的分类”。如按照地理区域,认为某些区域的人具有固定的一些人格特征;按照职业类型,认为不同职业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固定特征;按照性别差异,认为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等。
对情绪管理的建议:在生活中,人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用刻板印象的信息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如认为学法律专业的人士可能是非常精明的,跟这个职业的人打交道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可能会吃亏等;认为男生可能擅长数学、物理等理科专业,女生擅长语文、英语等语言类专业。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社会刻板印象只是人们的一种偏见。
自我服务偏差
典型的自我服务偏差包括:错误地认为一切都在自己控制之中;与别人比较时,存在高估自己的倾向;夸大自身优势和低估自身弱点的倾向。自我服务偏差会对人们的理性思考产生消极负面影响。
对情绪管理的建议:生活中,我们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但是自信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些理性。我们不要绝对地控制生活,也不要完全不控制生活,对生活我们需要的是有一定的控制感,如不要经常性的把自己的悲伤或不幸遭遇归因于他人的行为或原因,也不要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错,自己是一个没有能力、没有价值的人。在对自我的认知上要避免走极端!
首因与近因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有强烈的意识,给他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多么的重要,这种意识部分源于记忆的首因效应。
对情绪管理的建议: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避免过分受第一印象的影响,特别是来自外貌第一印象的影响。对一个人第一印象不佳的时候,要意识到这仅仅是第一印象,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沉没成本误区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考虑这件事情目前对自己的价值,
还要看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发生的投入。沉没成本指人们在某件事情上已经投
入的时间、金钱、情感等,而这些投入已经不能再“拿”回来。
对情绪管理的建议:“当断则断,不受其乱。”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如果要达到理性,是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的。过去的投入对现在的结果不存在必然的影响,更多是我们心里的一种“损失”感。如果在不合适的选择上一味坚持下去,只会加大“沉没成本”,而并不一定会带来与投入相对应的收获或回报。
(4)非理性信念及合理情绪疗法
艾利斯认为非理性信念是导致个体抑郁、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的重要原因。
个体存在的一些非理性信念有:
·我必须优秀
·别人必须对我好,对我体贴
·事情必须在我的绝对控制之中
·一些消极事件对我所产生的影响,会永远存在
·我必须成功,不能犯错误
·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理想化的解决方式
·我不能忍受各种不确定
非理性信念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绝对化。经常出现“必须”、“应该”等词语,把事情或人物绝对化。
第二,片面与过分化。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如果遇到困难或挫折,就觉得都是自己的错;同样他人如果出现错误,也会全部否定一个人。
第三,极端化。认为一件消极的事情只要发生了,就会极端的糟糕。不能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
对情绪管理的建议:当你出现一些认知,或需要做某些决策时,可以试着问一下自己:我这种认知理性吗?这种认知有证据支持吗?如果换一种认知,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
1.4积极认知与情绪管理
教师期待效应
20 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等来到一所普通的小学进行心理实验。他们从小学各个年级中各选了若干个班级为实验班级,对 班级的学生进行 “未来成就和发展趋势预测”测验。在测验结束后,研究者将在测验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名单告诉了老师和校长。而事实上,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挑选出来的。之后,罗森塔尔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惊奇地发现,当时在名
单上的学生在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上普遍优于其他学生。
启示:这个实验最终表达了自信对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自信的来源具有多样性,这一实验从教师的视角,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暗示与期待对于学生自信形成的重要影响。
习得性无助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以狗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项电击实验。实验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狗被分为可逃脱组和不可逃脱组(控制组略),这一实验表明,当动物有过对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失败经验时,它们会慢慢放弃努力,逐渐消极地接受自己的命运。在完成某件事情时,如果经历的失败多了,就会放弃努力,变得自暴自弃,失去动机,这种现象也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如何避免“习得性无助”呢?“习得性无助”实验阐释的是失去自信的过程。
启示:养育孩子,远不只是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养育孩子是识别和培养他们所拥有的最强大的品质,也就是他们所拥有的最强和最擅长的力量,并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发挥这些力量和优势能力的职业和位置。
(1)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000年,塞利格曼等在“美国心理学家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中介绍了一个相对较新的心理学领域——积极心理学,自那以后,这个领域越来越受欢迎。积极心理学指“一门关于积极的主观经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制度/环境的科学,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预防当生活空洞或无意义时,病态的出现”。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通过科学方法,探索并增进生活的积极方面,尤其希望找到增进幸福的因素。在个人层面和主观层面,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李金珍等,2003; Singh et al., 2016):
一是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个体与过去、现在和将来有关的积极情绪与体验。与过去有关的,主要研究幸福(Well-being)、满足和满意等;与现在有关的,主要关注心流(Flow)和快乐欣慰 (Happiness);与未来有关的,主要研究乐观、希望、信心等。
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能力、审美能力、毅力、宽容、独创性、未来思维、灵性、快乐、自信、满足、善良等积极特质,以及运用积极特质从事令人沉浸其中的活动。简单理解,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人们如何获得幸福,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人格特质的获得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
(2)心理资本理论
源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思想,卢桑斯(Luthans)及他的研究伙伴们最早开始了对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PsyCap)概念及其结构的探索(2002)。卢桑斯等认为希望(hope)、韧性(resilience)、乐观(optimism)和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这四者的结合指“心理资本”,即“个体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积极心理资本具有以下特征 (Luthans, 2007):
自我效能对成功的自信(Confidence to succeed)
第一,自我效能是针对特定领域的。
第二,自我效能的形成基础是练习和掌握。
第三,在自我效能的提升上总有空间和余地。
第四,个体的自我效能受他人的影响。有时候自己觉得能成功的自我暗示不及他人的一句肯定,即“他人认知基础下的自我认知”;
第五,个体的自我效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非常复
杂,既受个体主观努力等因素影响,又受到外在的运气、工作任务等客观因素影响,因此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关于自我效能的培养方式
第一,通过成功体验来培养自我效能。
第二,通过替代性学习来培养自我效能。
通过观察他人的成功经验,也同样能够进行学习,获得自我效能。如家长观察其他家长的教育孩子行为,如果对方的教育效果获得肯定,且自己的家庭教育行为与对方是一致的,那么自己的自信心也会提升。
第三,通过社会劝说和积极反馈来培养自我效能。
第四,通过心理和生理唤醒/幸福感来培养自我效能。
身心越幸福的个体有更强的自信心。心身处于积极状态的个体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处于消极状态的个体感受到的消极情绪如悲观等更多。
乐观现实而富有弹性/灵活(Realistic and Flexible),指个体对积极结果的期待。乐观的形成主要有以下策略(Luthans, Youssef, & Avolio,2007):
启示:看淡过去,珍惜当下,期待未来。
希望意愿与方式(The will and the way),由两个成分结合而成:力量(目标导向的力量)和路径。因此,希望应该兼有力量和路径,仅有强大的力量,但没有可行的路径不行;同样地,有路径,但没有力量也不行。
[if !supportLists]l [endif]确立目标。
[if !supportLists]l [endif]拓展和分解目标。
[if !supportLists]l [endif]参与或卷入。希望的实现需要个体一定强度的真实卷入,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先前确立的目标。
反馈体系。如果行为结果获得积极的反馈,行为就更有可能持续;如果行为获得消极的反馈,就越不可能持续。
韧性反弹与超越(Bouncing Back and Beyond),指个体从逆境、不确定性、风险或失败中恢复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和充满压力的生活需求。韧性强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消极经历和外部环境的变化(Newman, Ucbasaran, Zhu & Hirst, 2014)。卢桑斯等(Luthans, Youssef,& Avolio, 2007) 也提出了培养韧性的策略:
聚焦优势(Asset-focused)策略。优势或资本的积累与关注是培养韧性的基本
策略,没有一定的优势/资本(人际关系、财政、人力资本等)积累,纯粹靠坚强的意志,个体较难从困境中恢复,甚至是超越。
聚焦风险(Risk-focused)策略。聚集风险策略不是为了回避风险,而恰恰相反,让个体认识到风险是不可逃避的,人们应该形成对风险的积极认知,理解风险、认识风险、并最终超越风险。
聚焦过程(Process-focused)策略
一、家长的压力源与负面情绪问题
谎言一定是有意而为之吗?-动机对记忆选择性的影响
一位小朋友在课间活动排队时,手上的长指甲不小心划伤了排在前面同学的手臂,在事发当时两位小朋友都没有在意。几天后,被划伤的小朋友家长发现了孩子右臂上已经结痂的伤口,询问小朋友们事情的经过。长指甲的小朋友同一时间段内先后给了五种说法:排在后面的小朋友碰到他,导致他的指甲划到前面小朋友的手臂上;他的手动来动去不小心划到的;故意用指甲划伤前面的小朋友;“我的指甲有划伤前面的小朋友吗?我记不得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划到了…… 这位小朋友是记不清楚了、还是在不断撒谎?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个实验。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应该认识到谎言的多面性及复杂性特点,从而增加人际理解的包容性。
2.1家长的压力源与压力表现
当“我很忙”、“我很焦虑”、“我觉得压力很大”这些话语成为生活中的习惯性用语时,人们不得不正视压力这个话题。压力与挑战是相对应出现的概念,当个体没有压力的时候,也就部分意味着没有了挑战,没有了需要去攻克的难题。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挑战外部环境,从而不断达到自我实现。
压力(Stress),有些时候也称为“应激”,是一种刺激-反应的交互作用,是一个人对某种压力源是否构成压力,以及自己应对压力源能力的评估(禹玉兰,郑希付,2005)。压力也被认为是一种反应模式,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就会体现为压力。
作为家长,特别是年轻家长,经常要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包括高强度的工作负荷、缺乏与学校老师沟通交流技巧、变化的社会关系、学校及孩子的突发事件、夫妻关系、子女教育、老人养老、中年危机等等……
(1)家长的压力源按类型分,主要包括三类:
生物性压力源-疾病、睡眠缺失等;
心理/精神性压力源-不合理认知、个性或人格缺陷等;
社会性压力源-社会变革、家庭矛盾、工作上的挫折等。
(2)按照压力源的程度,可以分为:
[if !supportLists]l [endif]重大生活事件-、孩子出生、结/离婚、孩子升学或更换工作或居住地、家庭成员健康上的变故等;
[if !supportLists]l [endif]灾难性事件-地震(幸存者)、飞机或其他重大交通事故(幸存者)、暴力犯罪(受害者)等(属于消极的、影响特别大的重大生活事件);
[if !supportLists]l [endif]慢性应激源-人口增加、竞争加剧、经济条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日常挫折-(很多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既没有换工作、也没有经历婚姻状态变化、没有遭遇重大灾难事件,更多是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如与家人或同事吵架、被老师告知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甚至影响他人遭到其他家长投诉、教育子女未获得期待中的正向反馈、未达到预期的工作业绩、被楼下装修吵等。
这些压力源的强度、出现的时间间隔、事件结果的可预测性均存在差异。同样的压力事件,对家长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家长自身的特征,特别是家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另一方面是家长所拥有的资源。如同样经历工作上的挫折,有些家长最终形成的压力反应是小的,因为这部分家长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较好,同时拥有较好的经济资源和情感资源,家人同事对其充分关注与关心,个人在应对压力事件上也有较好的应对技能、知识或方法。但当压力源的强烈程度超出家长个体的应对范围时,家长会出现生理、行为、情绪和认知的系列反应。
生理或身体反应是压力过大的早期和直接反应,失眠、全身乏力、口腔溃疡、头痛、胃痛等疾病,更有可能是心因性的,并非生理性的病变;感受到过大压力的个体在行为上也会发生变化,抑郁、充满敌意、嘲讽行为、缺乏乐观、对外部世界不友善或冷漠;在压力的影响下,人们的非理性认知会爆发,委屈感、自我无能感等消极认知出现;易怒、冲动、低落、压抑等消极情绪也伴随出现。
2.2家长的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是压力反应中的重要类型之一
焦虑焦虑的认知方面主要通过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表现出来。焦虑的生理方面,主要是在认知的作用下,人生理上出现的一些相应的反应,如烦躁不安、出汗增加、精神不
集中、心跳血压增加、各种心理性疼痛等;焦虑的行为方面主要指逃避性行为,
人们会避开让自己感到焦虑的人、活动或事件。因此,“拖延症”和“完美主义”
倾向可以视为焦虑的一些具体体现。
拖延症
(1)家长消极情绪的干预
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对自我有准确的认知,自我尊重,接纳自我的缺点与优点;
3.自我调控能力。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积极或消极情绪,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有能力与重要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如突然的“性情大变”是人格结构不稳定的体现,也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可能出现了问题。
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热爱工作,工作效率高等。
一般压力情境下,人内在的健康心理状态不会受到影响,它能够自愈。但当外在压力过大,人无法平衡这种外在因素及内在情绪时,人的心理从健康状态逐渐进入不平衡状态,产生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对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及情绪状态进行干预,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而非任由不平衡状态持续,在一定时间后,发展为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如人格障碍、甚至是精神分裂症。到了人格障碍或精神分裂的程度时,个体很难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来恢复健康心理,需要向专业医生进行求助。因此,我们应该在健康心理开始受到“威胁”时,经由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来回到平衡状态,而自我调节是我们建议的主要方法。
(2)负面情绪的干预
第一,认知干预。认知首先要理性,其次要积极;
第二,理性把握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过高的理想自我与相对低的现实自我的差距是负面情绪问题的根源之一。因此,家长要尽量做到悦纳现实自我、合理期望(即让理想自我更加合理)、提升自身能力等;
第三,身体干预。要有积极的身体和积极睡眠;
三、家长的有效沟通及方法技巧及案例分析
3.1人际沟通及其基本理论
关于沟通的定义较多,但一般认为,沟通过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沟通者、沟通的信息、沟通的方式或渠道、沟通对象、沟通的效果及反馈等。除了这些基本要素外,沟通还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沟通过程中的障碍及顺畅程度等受各种因素影响,存在差异。
首先,可信性影响沟通对象态度转变的程度,可信性主要包括沟通者的权威、专长和动机。例如,有相关专业领域权威的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方面比没有相关领域专场的家长更具有可信度。如果孩子认为家长的动机是从孩子视角出发,则更有可能发生态度转变。
第二是类似性,即“自己人”效应。有时候家长沟通的效果可能不如孩子同学之间的沟通效果好。
3.2非暴力沟通
卢森堡博士提出应该让爱自然融入沟通中,用“爱的语言”进行沟通,即“非暴力沟通”。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能够较好地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减少人
际冲突,增进人际了解与关爱。
“非暴力沟通”提出基于爱的、非暴力的、互助的沟通,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观察、表达感受、表达需要和具体的请求。
“汤姆,你已经连续一周先看电视、再完成作业,并导致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够。这让我不太开心,因为我看重的是好的作业习惯、不拖延。你是否愿意在接下来的几周,先认真完成作业、再看电视呢?”这位母亲非常清晰地表达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你已经连续一周先看电视、再完成作业,并导致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够。”这体现的是观察要素;“这让我不太开心”是感受的表达;“因为我看重的是好的作业习惯、不拖延”是需要的表达;“你是否愿意在接下来的几周,先认真完成作业、再看电视呢”则是提出了具体的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沟通过程中,观察和评论是不一样的,但在沟通中,我们有时候把两者混为一谈,且有时候更偏向使用评论性的语言,如:
小强是一个小气的人
如果你不注重锻炼,你的健康状况会下滑
上述语言更多是评价,而非观察,不利于非暴力沟通的实现。我们可以对表
述进行一定的变换:
小强是一个小气的人—我看到每次同学问小强借文具或其它学习用品时,小强都是拒
绝的。
如果你不注重锻炼,你的健康状况会下滑---如果你不注意体育锻炼,我担心你的健康
状况是否会下滑。
四、家校有效沟通及对策
4.1家长与孩子间有效沟通
家庭教学中,家长与孩子之间每天都进行各种各样的沟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看起来再平常不过了。但这平常的家长与孩子沟通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育人任务的实现。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高效的课堂,往往与有效的师生沟通、家长与孩子沟通、家校沟通相伴随。
(1)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问题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无效感和无力感。许多奖章经常抱怨自己与孩子的沟通效果不好,同孩子讲了大半天道理,有时反复强调,但孩子仍然未能领会家长的要求与意图,在行为表现上没有任何改进,让家长饱受挫折,觉得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甚至最后放弃了对孩子的要求,不再与孩子沟通,听之任之,而家长的育儿倦怠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产生。尤其是当家长面对一些在学习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如他们的学业跟不上同班同学,或者存在不良习惯(如沉迷刷手机、打游戏等)、同样的错误反复出现时,这时家长经常会有类似于“自己做了无用功”的感觉,觉得难以与孩子再沟通,进而产生“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自己所不能解决的、反正自己已经努力过了”的负面情绪。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矛盾与冲突。没有永远平静有效的沟通,家长与孩子沟通总是会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有些事件的表层原因是孩子做得不好,其实深层原因是家长在亲子共处之前就因为工作、生活、感情等因素导致情绪不佳,孩子只是点燃了家长负面情绪的导火线。又如,小孩不愿睡觉,闹情绪,而家长正要看演唱会直播,双方都有情绪。无论是哪一方先产生负面情绪,家长都有责任冷静、理智地引导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此时,家长不妨向自己提问:我为什么要生气? 我生气能解问题吗?如果不能解决,我应该选择什么方法 ?
(2)家长与孩子之间有效沟通的策略
首先,要正确理解并把握师生沟通的本质。师生沟通本质上是两类异质群体之间的沟通,教师和学生群体在知识经验、社会阅历、生活体验、文化与社会认同等各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注定了两者之间对同一话题的理解难以达成百分百的一致,就像不同圆心的两个圆一样,交集的只是部分而不是全部。
其次,要了解师生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正确的彼此了解与平等沟通,是师生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同时,沟通需要彼此保持基本的正确认知,包括对自身和沟通对象。现实生活中,很多师生间沟通的矛盾与冲突,绝大多数都是对彼此的角色缺乏合理的认知造成的。
第三、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沟通。更需要对自己的沟通行为进行精细化管理。也就是说,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都用一种沟通方式,而是要因人而异,根据沟通/管理的对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道德、情感发展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做到真正的有效沟通。
4.2家校有效沟通及对策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家校沟通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与日剧增。如何在家校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营造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学校教育任务得到落实,全员育人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1)家校沟通的重要性与普遍的“焦虑”
当前社会发展与变迁的速度很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都影响到教育,影响到学校,也影响到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可以说,当前的家校关系与家校沟通的背景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做到家校的有效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客观上来看,在大城市中的家校沟通面临着的问题与农村学校的家校沟通面临着的问题大不相同。农村学校的家校沟通,有效性较为缺乏,尤其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西部农村地区,是因为家校沟通出现了跨代际的问题,即学校不是与学生的父母沟通,而是与学生的祖辈进行沟通,因此存在一些沟通不够顺畅的问题。而在大城市中,人口密度增加,家长的职业与生存竞争前移到对下一代教育资源的竞争中,导致家长之间、家校之间交往与沟通冲突增加、人际直接交往减少。
家长们普遍担心自己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限放大了基础教育阶段的任何一个教育环节或教育行为,使得家校之间的关系呈现既重要又紧张的局面。在家长过于焦虑、过度关注教育细节的背景下,小到学生座位的安排,大到营养餐的质量、很多时候同学之间的一些小矛盾等,都可以成为引发家校矛盾或者家家矛盾的引子,处理不好,甚至可能会导致极端消极、严重的后果。而在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农村学校,父母家长的缺位又导致另一种家校沟通焦虑,只不过焦虑的一方可能主要在学校和教师一方。可以说,家校沟通现出非常独特的现象,是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资源竞争加剧的反映,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去面对,共同去经营,更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
(2)家校沟通问题的表现
就当前大城市中的家校沟通而言,家校沟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高期待与不满、家校对教育及孩子问题的认知差异加剧、家校沟通的长效机制缺乏等多个方面。比如,在家长的高期待下,学校很难做到满足家长的教育期望,包括班主任更换、营养午餐、校服、座位等等,学校很难满足每一位家长的每一项需求。这种情形势必导致有些家长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他们对学校的不满,甚至于将此类客观上无法满足的事情作为教育不公或者学校管理问题进行投诉、发到网上引发舆论战等,加剧了学校与家长之间关系的紧张。再比如,家长与学校在学生的培养与教育理念的认知上存在差异,也会导致家长对学校教
育教学活动的不支持与不理解,甚至投诉。还有,我国目前的家校沟通长效机制并未建立,主要是借助于家委会来进行,学校与家长之外的利益相关者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参与进来,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有矛盾时,缺乏缓冲,容易导致沟通的失效甚至演变成为冲突。这些都容易造成家校沟通问题的产生。
在农村,当学校面对的沟通对象是学生祖辈为主的跨代际交流时,在教育要求的落实、教育理念的共同维护、学生成长与安全的监督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这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家校沟通情况,需要学校额外投入精力,通过一些工作创新机制(比如定期的家长电话或视频聊天等),将在城市工作的父母纳入到家校沟通当中,以有效地维护学生的权益,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有效家校沟通的策略
家校沟通长效机制的构建。家校有效沟通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种政府(包括教育局与公安等部门)、社区(村委会)、学校、家委会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利益诉求与矛盾纠纷共同承担与解决的工作机制。在家长与学校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让学校放开手脚集中精力去办好教育,让政府、社区(村委会)、学校、家委会共同制订议事规则,确定风险规避与承担的程序与原则,在家长与学校之间建立起风险防范与纠纷化解的缓冲机制,避免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直接冲突。因为,在客观上,学校和教师的专长是教育教学活动,而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涉及到方方面面,解决这些活动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远远超出了学校和教师的职业素养。因此,需要以政府与社区(村委会)介入来化解风险。
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对家长的培训。家长学校类型的家校沟通途径与组织形式要常态化,以增进家长对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法律法规、青少年权利义务、家长的权利义务等各方面知识的了解,以更好地配合与支持、监督学校依法办学。家长学校的类型与师资可以多元化,比如可以借助高校和公检法等部门专业人员的力量拍摄相关视频,通过在线浏览的方式供家长学习。也可以挖掘家长资源,丰富家长学校的授课师资,提高说服力和教育效果。将家长纳入到开学与毕业等仪式的举办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中,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育人活动中来,形成家校共同培养的和谐局面,增进家校互信。
从理性与积极认知构建的角度提升家校沟通的有效性。每个孩子都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与核心,家长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视、甚至用“放大镜”来看待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举措,是可以理解的。学校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来思考学校的各项教育措施和各项集体活动,而家长也要站在教师和学校的角度考虑教育问题,避免对学校的无理和过激要求。双方都要以开诚布公的方式表达想法和意愿,学校要把家长视为最重要的伙伴,家长也要信任学校和教师,理性看待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各方面表现。比如,家校沟通过程中,相互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学校不能向家长隐瞒信息,尤其是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要理解家长的关切心情,要及时、准确、权威地公布信息。家长除了信任学校之外,还要在日常当中通过合法合理的渠道对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学校一起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Cohen, S., Tyrrell, D.A.J., & Smith, A. P. (1991).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susceptibility to the
common cold.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25, 606-612.
【2】Cohen, S., Tyrrell, D. A. J., & Smith, A. P. (1993). Negative life events, perceived stress,
negative affect and susceptibility to the common col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 131-140
【3】丹尼尔·卡尼曼著,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2012
【4】Luthans 著,李超平译.心理资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朱迪丝·博丝著,岳盈、翟继强译. 独立思考. 商务印书馆,2016
【6】丹尼尔·卡尼曼著,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2012
【7】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8】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帕克著,朱素梅译. 批判性思维.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9】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