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我这一生都将解不开自卑这个结。从懂事起,自卑就如一条绳索捆住我的手脚;在我即将挣脱时,它又变成一条毒蛇,盘踞在光与暗的转折处。
1.
童年记事起,因为汗毛比较重,总被小伙伴取笑:“女生怎么也长胡子”,“假小子”,刚开始不在乎,照旧跟女生跳皮筋踢毽子,跟男生抓蛇打弹弓。到了四五年级,开始偷偷用爸爸的刮胡刀刮手脚的汗毛。说实话,也许是汗毛的荫蔽,皮肤倒还是很白皙的;但开心也就几天,重新长出的汗毛看上去又粗又壮。我吓得肠子都悔青了,后来就不敢刮了。渐渐地就害怕夏天的到来,因为我不想穿短袖也不想穿裙子。
2.
初中我离开了童年的小伙伴,到镇上读书。情节一如我的担忧,有新同学叫我“毛猴子”,并运用“返祖现象”这个科学名词来解释我的汗毛。从那时起,我的目光便不再坚定,我开始觉得自己的长相确实对不起观众。慢慢地我抗拒所有集体活动,我喜欢一个人待着,看书,看电视,做手工,一个人怎样都行。
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卑也不算完全没有好处,起码我避开了早恋这一青春陷阱。当时班上有个男生体育很好,总穿着白色运动鞋和白色棉袜,我的目光也喜欢追随着他活跃的身影。但那时候我就想过,我这样的女生是不会有男生喜欢的,所以一切只停留在心中。当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我很庆幸没有告白。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得益于自卑造成的心无旁鹜,所以我的成绩比较优秀。
3.
考入中专后,我认识到自卑已经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我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同学们就认为我不合群,背后也会有一些胡乱猜测。
暑假里,我逛书店发现了一本《挑战自卑》,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阿德勒。阿德勒从小驼背,行动不灵活,在健康活跃的哥哥面前,他常常感到不如意,5岁时又患上一场致命的疾病,更使他自惭形秽。尽管如此,阿德勒却成了生活的强者。童年的生活不仅没有使他消沉,反而赋予他创作的灵感。后来,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发起了对“自卑情结”的研究。我不确定当时自己有没有看完这本书,但与命运抗争的意识也许从那时就苏醒了,我相信会有人喜欢心灵美的。
也就在那个暑假,我看完了《巴黎圣母院》,并在心中暗暗发誓,就算我是卡西莫多,我也有权利追求美好,我也相信,总有人会喜欢心灵美的。所以,当时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外表的卡西莫多,内心的爱丝美拉达。
慢慢地,我的朋友多起来,我是同学们眼中的开心果,但我知道我还没彻底摆脱自卑。
4.
中专毕业后进入职场,得益于父亲的指点和领导的器重,我如青风般扶摇直上,一路升迁使我的自信心空前膨胀,自卑自然已经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命运再次跟我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就像父亲经常挂在嘴上的写作方法:“文似看山不喜平,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我的脸上爆发了严重的“青春痘”!在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岁月,用农村人的话来说是“到了找对象的辰光”,青春痘打败了我之前所有的努力!
说实话,每天照镜子看到那遍布小地雷的阵地,我自己都恨不得把镜子摔了。于是不停地跑医院,丹参酮、地塞米松、西米替丁、水杨酸、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外敷内服,没完没了……
可是痘痘们的生命力非常顽强,经常此起彼伏,死灰复燃。同时,周围的七大姨八大姑热心张罗各场相亲,她们说:“这青春痘结了婚就好了!”可惜我身边的王老五们都在痘痘的淫威下败下阵去。我仰天常叹:小女子这命真是比黄连还苦啊!
5.
所幸黄连汤并没有让我失去希望——我遇到了现在的丈夫!他接纳我的一切,包括青春痘;他幽默风趣,说到哪里都有金句爆出,“这个西瓜太小,先放电线杆上长几天”,“我的就是你的,你的还是你的”……跟他在一起,我总是笑嘻嘻的;他细心体贴,听说我头痛,总是立马请假赶过来,他一来,我的头痛就神奇地好了……当然,我的青春痘真的不见了!后来我打趣丈夫:“这青春痘是你求老天给作的弊吧!”
6.
那天回娘家,看到父亲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中药辞典》,正好翻到黄连那一页:
元素曰∶黄连性寒味苦,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少阴经。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赤眼暴发, 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张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皆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君臣相佐,阴阳相济……心中似有灵光一现:自卑和自信,恰如阴和阳,寒和热,自卑虽有黄连之苦,却能降过度自信引起的心火,能治浮躁、虚荣、轻浮,实在是为人处事的一剂苦口良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