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恶意和诡诈是很少见的,大部分的伤害,来自彼此的误会和不了解。
01自尊对喜爱的影响
低自尊的人更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喜爱,因而更喜爱喜爱自己的人。
追求“低吸引力”对象的人——低安全感的男性——低外貌吸引力的女性。
影响喜爱的因素可以叠加吗?
我们喜爱和自己相似的人——我们喜爱喜爱自己的人。
下面两类人我们更期望获得谁的喜爱——获得观点与我们一致的人的喜爱——获得观点与我们不一致的人的喜爱。
别人不是因为观点,而是因我们自己而喜爱我们。
02增——减理论
增加的奖励比固定不变的奖励影响更大。
朝三暮四——来自陌生人的夸奖VS来自亲人的夸奖——言情小说的故事模式。
根据这个模式,利用增——减理论,预测《飘》中的人物,郝思嘉和白瑞德以后会怎么样?
某一个网友对我的这个问题的回答:
白瑞德是爱郝思嘉的,多年以来其实郝思嘉也爱白瑞德,只不过她没有发现。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郝思嘉对于阿希礼的爱一部分只是因为得不到,另一部分可能是因为郝思嘉觉得姿色平平的媚兰都能得到阿希礼的爱,嫉妒心。就好像自己养的一个备胎被别人抢了一样。
或者举一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你和你男朋友分手了,你主动提的分手,然后你突然发现你男朋友有了新欢,你此时内心一定有波澜......
郝思嘉其实一直是个小女孩心性,阿希礼就是一颗华丽的糖纸,她觉得好看,但是并不是那个经得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白瑞德就像一块黑巧克力,也许不怎么好看,但是是真的能让你胃里心里舒服的人......
有人说:爱过你的人理论上会因为同样的原因重新爱上你。白瑞德是失望了,可他那么大年纪了,经不起折腾了,郝思嘉是他最后的爱,如果郝思嘉真的好好爱他,那么他俩安度晚年也不是不可能的。
03尊敬的增加和减少
在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中间,我们最喜欢谁?
一直喜欢我们的人——开始不喜欢我们,后来突然开始喜欢我们的人——开始不喜欢我们,后来渐渐开始喜欢我们的人。
关于喜欢与爱,一见钟情,萍水相逢,日久生情,相濡以沫,还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
04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酬赏——才能——外貌——相似性——喜爱——渐增的尊重。
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在于熟悉、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欢与爱情等方面。其中个人特征又可细分为才能、外貌吸引力、个性品质;喜欢与爱情可细分为爱情与喜欢的区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爱情与婚姻。
05互补吸引
互补吸引律:是指双方的个性或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产生的吸引力。
互补的范围包括:能力特长、人格特征、需要利益、思想观点四个方面。
相互对应的个性和风格的人:外向型与内向型,阳刚型与阴柔型,倔强型与柔顺型,支配型与依赖型,独立型与顺从型,自强自信型与优柔寡断型。
互补的差异也会产生吸引力。
关怀——依赖,自信武断——优柔寡断,支配——顺从……
06德耶和霍罗维兹实验
筛选前来参加实验的人——选择高支配或高顺从型的个体——被试与实验助手组成一对一的问题解决小组——助手随机表现出“高支配”或“高顺从”的行为模式——询问被试对合作关系是满意。
结论:对互补型的同伴满意。
社会学因素对互补吸引的影响。前提:共同认同某些信念,严父慈母。男主外,女主内。
07什么是爱
“爱”有不同方面的含义。
爱和喜欢的区别:
()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喜欢。
如果我和()分开,我会感到非常痛苦——依恋。
我能向()倾诉几乎所有的事——亲密。
08爱的三角
亲近——激情——承诺。
亲近:亲密与信任。
激情:热情和性吸引。
承诺:短期和长期。亲近+激情=浪漫的爱
亲近+承诺=友情的爱
亲近+激情+承诺=圆满的爱
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个人感觉,老外更喜欢理论,像什么心理学之类的。而且,也很容易相信这类东西。
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
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
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这三种成分不同的组合,就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09你能不能忍受张三?
你和张三住在同一套公寓里——他从不洗碗、从不倒垃圾、从不收拾房间——为了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每次都你自己一人做这些事——你能不能忍受张三?
这个恐怕还是要看情况,张三到底和你是什么关系。
10灯泡实验
被试和另外一人合作——这“另一人”可能是被试的朋友或陌生人——“另一人”在其他房间里完成任务。
一半被试被告知,本房间的灯亮表示:对方需要帮助——一半被试被告知,本房间的灯亮表示:对方进展顺利。
发现:更关注朋友的求助信号,更关注陌生人的顺利信号。
11交换关系和公有关系
交换关系:关系中的双方确信酬赏与代价的分配是公平的,关注的重点在于确信实现公平。
公有关系:关系双方在对方需要时给予自己所有,且在自己需要时乐于接受同样的关怀。
关系越亲密,越具有公有性。
12伤害自己所爱的人
为什么伤害自己所爱的人?为什么爱我的人伤我却是最深?
这是因为:
增加的喜爱比不变的喜爱更具有奖励性。减少的喜爱最具有惩罚性。(人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爱,一旦爱的力度减小,自己爱的行为也会衰减)。
当亲密对象之间的爱已经达到高峰,处于衰退期之后,从而导致无法增加爱。那么,当我们对来自亲密的爱、赞赏和表扬已经形成了习惯,习以为常之时,这时候,亲密对象爱的减少,甚至是亲密对象的批评的发生,也是一个喜欢的减少,从而造成人的期望的落空后,失落感加强了。
于是,你就会觉得对方冷落了你,对你没有兴趣了,不爱你了,甚至是伤害了你,因此,你就会产生有爱到恨的转变。
所以,亲密对象有能力伤害自己所爱的人,但无力提供重要奖励,因为,对方也是人,人的行为更多的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因此,对别人的爱也有限,也不是无限的资源可以投入的。
13这方面的一些例子
逆耳忠言,真的有效果?人们真的会接受你的意见?
一直在赞扬的环境下,一直顺利的孩子,遇到挫折怎么办,光靠夸奖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别人可以这样说我,你不行”?
前恋人和别人恋爱了,我心里很难受,怎么办?
现恋人和别人恋爱了,多角恋爱,集团作战,我该如何选择,是否应该坚持下去?
Who Knows?
14被伤害者的积极反应
被亲密对象伤害的人更可能做出友好的反应而非报复式的反应。
这一倾向稳定了人和人的关系。
公有关系中的痛苦和矛盾能制造健康的令人激动的新的彼此理解。
其中的关键在于:真诚。
15什么是真诚?
真诚,放弃制造良好印象的企图,以能反映出关心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各种不同感情的意愿。
我很迷惑,真诚对于增进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时候,真诚为什么有时就成了一种伤害了呢?
这是因为:亲密对象不能提供尊重的增加——为避免矛盾而回避谈论不足——双方关系陷入停滞和沉闷——从而,感到对方的缺乏诚意……
真诚交流的障碍是什么?
坦诚交流需要分享否定的情感——有些事实确实令人易受到伤害——人通常避免使自己受到伤害。
为什么会这样呢?
社会训练我们不要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奉行的处世策略是“宁可攻击别人,也不表白自己”——导致我们在表达自己的不安全或被伤害的情感方面有障碍。
归因错误,从而导致了对自己的感情不敏感。
16敏感性训练小组(T小组)
提供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帮助人们体验到自己和别人的情感——增长自我意识——加强与人联系的技巧。
如何让人们愿意真诚坦率表达自己?
比如通过网络更容易表达一个人真实的情感——“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
人在交流中会产生误解,这是因为?
交流是双向的过程——感受——意图——编码——传送(发出者)。
而接收者是,接收——解码——归因——评价。
这两个过程中,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都会产生误解,从而导致信息失真,和评价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