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参加古典名著导读课说播比赛,我选择了《儒林外史》,定位是读前导读。
设计的环节是以读贯穿整堂课,分别有:读封面,知内容:设计意图是透过封面了解《儒林外史》的内容是科举制度下的芸芸众生。同时,读封面,有激趣的作用。读人物,明主旨:这节课讲到的人物是严监生,设计意图是以严监生作为阅读整本书的一个切口,透过严监生这一人物,感受科举制度对人的影响,明确这部小说的主旨之一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为接下来的自主阅读顺利开展做好铺垫。读作者,感情怀:观看一个短视频,了解作者吴敬梓起起落落,历尽沧桑,看破人间冷暖的一生,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睿智思考与批判,增强这部名著的吸引力。读荐词,品魅力:在前三个环节,学生以输入的形式了解了本书的内容、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这一环节创设情境,给作品写推荐词,以输出的形式感受这部古典名著的魅力,增强本书的吸引力。读作品,悟人生:这个环节总结课堂,水到渠成引导学生走进整本书,体悟人生百态。
课后反思:名著的读前导读课,为什么要上?我认为要解决这三个问题,第一,让学生对这部名著有基本的了解,降低阅读的难度。第二,挖掘有趣的内容,增添阅读的趣味,即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不仅从上课形式上,更要从作品内容上去挖掘阅读的趣味。当前在名著阅读方面,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生没有阅读习惯,阅读时间有限。因此,就我任教的班级来说,能自觉阅读的学生是很少的。第三,名著导读课,要从读开始。读原著,读资料,读起来。致力于推动学生由被动读转向主动读,从而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就读前导读课而言,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愿意打开书来读,一页一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