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能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更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可以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这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建设,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体系,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同时,还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他们成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中坚力量。
党建引领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边疆民族地区的“善治”离不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坚持党建引领,就是要在基层治理中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同时,还要注重解决好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等措施,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还能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能够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基层治理活力的激发是实现“善治”的重要途径。通过党建引领,可以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在边疆民族地区,我们要鼓励和支持基层干部群众在治理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形成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同时,还要加强宣传阐释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讲好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守土固边的生动故事,为固边、稳边、兴边集聚最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