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国庆档电影扎堆,票房和口碑参差不齐,然而一部翻拍的古装儿童剧意外地赢得了极高的口碑,在豆瓣更是被评9.3分,好于99%的同类片。朋友圈数位对演技挑剔的朋友都被迅速圈粉,纷纷要给这些灵气可爱的00后小姑娘们打电话。
这部作品就是《小戏骨: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
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实在经典,一经播出,三十年来经久不衰,几乎无可逾越。随后李少红翻拍的版本触雷不轻,铜钱头和诡异的画风没少遭人吐槽。
当最难超越的经典剧被翻拍,当古装剧遭遇一帮小孩子,这两点碰到一起,吃瓜观众们绝对是满肚子的担心,生怕屏幕上溢满尴尬和混乱。
事实证明,大家多虑了!
先看大合照,再看定妆照(部分演员):
无论是从年龄、形象、气质来看,还是从演技、颜值方面来评断,小演员们都是本事够硬:
这帮平均年龄只有十岁左右的小演员们造型高度契合原著中的形象,如实地再现了大观园的才子佳人们的芳华与生活;他们自然、投入的表演征服了诸多红迷,连大宝玉欧阳奋强都忍不住为他们鼓掌,广大观众们更是爱怜地称他们为“小戏骨”、“小戏精”;就连服装和音乐,也是相当考究的,熟悉的音乐和优美清丽的画风,让人也想流连其中。
潘礼平团队打造的小戏骨版红楼梦是向87版致敬,秉着“演经典、学经典、传承经典”的初衷,选取了一个适合小孩子出演的角度,以黛玉投靠贾府为开端,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为剧情主线,串起几个故事,展示贾府的盛衰。剧集剔除原著中的情爱桥段,着重刘姥姥知恩图报的部分,以彰显人性之美,让人在欣赏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可以领会一些现实意义。
好了,大话题不想多说,只想端端正正目不转睛地看小演员们的哭哭笑笑和欢闹~顺便遥想当年,十岁的我大概还在玩泥巴吧。这波福利来得意外而惊喜,小戏骨版红楼梦完全让假期变得更愉快啦。
据说当年这部电视剧唯一的遗憾是演员的年龄比原著偏大。这次,小演员们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了。
林黛玉
早前和朋友讨论,如果翻拍《红楼梦》的话,最难寻觅的就是林黛玉的人选。毕竟,陈晓旭是大家心中永远的林妹妹。没想到年仅十岁的周漾玥小朋友,把“身体面貌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的林妹妹演绎得如此动人,“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周漾玥,一笑一颦,形神皆似,真林妹妹也。
林黛玉在书中出场时年方五岁,六七岁时母亲去世,长到十岁左右,贾母在思念疼爱外孙女之际把她接到身边,与贾宝玉相识相知,与众姐妹扶持作伴。剧组选的小演员与黛玉年龄相符,演技也是令人心服,看着小黛玉梨花带雨,泪光点点,忍不住想要拿起帕子为她擦拭。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黛玉的小心翼翼和灵敏多思,是不是深得原著精髓?
似蹙非蹙笼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娴静清雅,这气质,绝了~
贾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欧阳奋强之外,又一位美宝玉从天而降~这造型,这气质,完全撑得住场。
这位眼波流转的俊俏少年,实际上是一位功夫小子。他是释永信的弟子、释小龙的师弟——释小松,今年刚好十一岁,从粗糙的习武少年到精致的贵公子,这样的转变还是蛮令人惊讶的。
看他在剧中的神态、身段、神韵,完全是入了戏,着了迷,妥妥的宝哥哥~
十岁的周漾玥遇见十一岁的释小松,CP感不要太强呀,宝黛初见,恍若旧相识,三两句言语,一个眼神,两小无猜惹人怜爱。青梅竹马的时光,美得似一幅画。一起读书,一起葬花,一起在大观园里度过青涩美好的日常。
薛宝钗
宝钗姐姐生的肌肤丰泽,胳膊雪白,白净可人。书中说她“脸若银盘,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衡翠。”这是完全不同于黛玉的温和与妩媚。
看看钟熠璠小朋友的表演,几乎是宝钗的完美呈现。灵动的眼睛,皎白的脸庞,温婉的气质,沾满古典气息。宝玉到薛姨妈那里,见到宝钗“身穿半新不旧的衣服,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钟宝儿小朋友演出了宝钗的体贴和“守拙”,也演出了宝钗的从容与淡雅,演技如此在线,有时完全意识不到这只是个12岁的小姑娘。(题外话,想想那些抠图的前辈们,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圈子,再不磨砺演技的话,就要被00后碾压了。长江后浪推前浪,00后也太厉害啦!)
再看贾家四姐妹,个个神还原,站在一起,岂止是养眼?
元春
元春,生于大年初一,容貌绝佳,因为“贤孝才德”,被选入宫做女史。她身上的贵族气质,自是一流。元春省亲这场戏里,小戏骨陈舒宜也不过十二岁,却担得起贾府大小姐、皇家妃子的华贵气度。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陈舒宜扮演的元春娘娘,某些方面颇有华妃娘娘和甄嬛的影子,身居深宫,归家不易,与亲人团聚,时间有限,克制而隐忍。
迎春
“肌肤微丰,身材合中,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因是贾赦姨娘所生,性格沉稳,话语不多,却也美丽可人。扮演者翁馨,十岁。
探春
贾政庶出的女儿,探春小姐才自清明志自高,胆大心细,生得一副好模样:“削肩细腰,长条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十岁的刘戴恩浑身是戏,演出了探春的机敏爽利,刺儿硬,芳香浓,这朵红玫瑰,够可以呀~
惜春
宁国府贾珍的胞妹,出场存在感略弱,因为年纪尚小的缘故。不过姐妹们站在一起,一样的装束,惊艳感满满。
王熙凤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模样标识,心机深细,不过十八九岁,当得了家,管理偌大的贾府,得心应手。
她的丹凤眼与柳叶吊梢眉,含春粉面和苗条身材,再加上泼辣的性格与明艳贵气的穿着,真真的气场全开。十岁的郭飞歌对于凤姐,拿捏得很到位,与众多小戏骨飙戏,格外出彩,让人直呼过瘾。
最新一集里,王熙凤惨兮兮地把女儿托付给刘姥姥,饰演王熙凤的小戏骨哭得肝肠寸断,刘姥姥亦是恸哭,惹哭不少观众。
李纨
儿童们展示活泼纯净的一面容易,演出淡然出尘的气质,并非简单的事情。所以这一版本里的李纨,真是莫大的惊喜啦。
李纨青春丧偶,沉静如井,不起波澜,所幸在大观园复苏,灰白的生命色调变得生动许多。孙伊雯也只有十岁,挑战李纨的贞静淡泊,完全没输。花红柳绿,桃李春风,我自如兰。
这大概是最美的李纨。
史湘云
湘云娇憨豪爽,天真烂漫,洒脱可爱。小戏骨的还原度也很高哟~醉卧芍药圃的经典画面不能少,小湘云,也是萌的忍不住想要捏捏她可爱的小脸~
刘姥姥
带着村野气息闯入大观园的刘姥姥,是一枚接地气的活宝,也是这部剧里的灵魂角色之一,九岁的罗熙怡活灵活现地带来新版本的刘姥姥,令人捧腹。
翻拍剧中,刘姥姥对整个故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物的性格饱满而鲜明,这位厚道的老太太,被人打趣,也值得被人尊重。
妙玉
妙玉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心性高洁,带发修行,佛法高明,为王夫人倚重,偏偏尘缘未了。清丽出尘的气质不好复制,不过新版本里的这个形象蛮符合妙玉的。
贾母的慈祥和有爱不必多说,大观园的一众丫鬟们的造型也都是非常出彩的,表演也很有看头。出了名的贤人袭人,温柔和顺,似桂如兰:
鸳鸯的造型,大气清爽,有分寸感,符合原著中的感觉:
风流灵巧的晴雯,身比花娇,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这部平均年龄十岁左右的剧集,不仅仅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姐妹等角色塑造得惟妙惟肖,一些男子的装束与表演也是可圈可点,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无论是一板一眼的贾政老爷,还是狗儿、板儿这些配角,各有亮点。你看了便知,这部剧为什么能火遍国庆假期。
这部剧好评不断,除了剧本之外,与导演的追求有关,“自然、走心、投入”,是潘礼平的三大标准。选角色的时候,“只选对的”。他看重气质,也重视培养演技。选角之外,剧组请了不少前辈为小演员们悉心指导,专业度有保障。
最重要的是,小演员们的投入与灵气,令《红楼梦》再度得到关注,这是好事。
“翻拍《红楼梦》,我们是想把它做成一部小孩读红楼的启蒙作品。把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变成少儿喜欢看的,所以用了儿童自身出演来做一个桥梁。通过演绎的方式,似乎更能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想办法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滋润小孩子。”
潘礼平如是说。
经典被翻拍,不是讨喜的事情。不过,常拍常新。每一个时代都有与之对应的新事物。至少,00后版本的《红楼梦》就成绩斐然。“戏骨”不分年龄大小,无论名气轻重,小演员们眼睛有光,身上有戏,笑的美,哭的也动人,不尴尬,够真诚,自然也就赢得了观众们的心,引人入戏,对得起“戏骨”这个称号。
也不能完全夸奖就忽略事实:稍微不足的是黛玉的婴儿肥过于明显,好像是体态问题吧。头部略微前伸,给人感觉是肩膀不够平展,有一点点头重脚轻的感觉,还有偶尔出现的的台词问题,发音稍显含糊,不够清晰,还有一些小演员的大板牙令人略微出戏。
不过,就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小孩子们是未经打磨的璞玉,他们的表演并非都是浑然天成的,也都是通过努力和用心,打磨出来的。要说这部剧,的确是弥补了87版年龄过大的遗憾,也带来了莫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