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年年岁岁花相似。记得有一年的这个晚上,特地跑到天安门广场,看着那个长安俱乐部,就像《高老头》里的拉斯蒂涅站在巴黎外面的山坡上冲着巴黎示威一样,期许自己有一天也会出入那里。转瞬间几年过去,虽是很欣赏那时的豪迈,却只能笑笑当时的不知天高地厚了。
这个年纪,已经不觉得过年有什么可高兴、新一年有什么可期待的。但生活毕竟是要有些仪式感的,所以不妨像很多简友一样,给自己做个年终总结吧,也算作日更一篇。
1、读过的书
认真读了27本书,分三类。一类是混饭用的。为了讲课,认真读了一些党史党建类的书:姚桓、李娜、张惠舰《从党章发展看中国共产党成功之道》、姚桓《党章精读》、谢春涛《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黄黎《党章的历程》、王向明《雄关漫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二是专业研究用的:林泰等《问道》、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徐迅《民族主义》、陈龙《当代传媒中的民粹主义研究》、孟宪承《中国教育史资料》、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金一南《苦难辉煌》《浴血荣光》、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
三是为了兴趣而读的书:杜维运《中国史学史》、谢保成《增订中国史学史(民国卷)》、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贾巨川《习仲勋传》、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武志红《巨婴国》、习骅 《中国历史的教训》、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方方《ruan埋》、江户川乱步《D坂杀人案》、新科诺奖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
这个读书成绩不算高,因为以前通勤要坐一个小时的地铁,养成了非在地铁里不能读书的习惯。下半年以后,搬到单位附近住,骑自行车上下班,竟没有读书的空间了。读书少了,有些浮躁,有些心虚,所以来年还要专门养成坐着读书的习惯。而且最好是读过的书,再写下来,而不是这样列清单。
2、见过的人
虽是宅男,懒于和人打交道;但见过的人也不少,留下印象的不多;暖心的人不少,但印象最深、最想动笔写一写的,终究是三位奇葩的女人:一个是买我房子的那个女人,一个是不认识的暴脾气女同事,另外一个,算是0.2个同事,深井冰或者更年期的老女人;当然现在都摆脱了。老早就想着写一下和她们打交道的奇葩遭遇,但一直没有挤出时间来写;有机会在简书这里写写。
3、走过的路
因公因私,今年走了几个地方,多数是从未去过的。7月份,单位办会,去了呼和浩特,参观了黄花沟草原,拜谒了大昭寺。
9月份去天津调研,正好坐上新开通的复兴号高铁,也参观了一下梁启超故居。
又在5天之内连续跑了杭州、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从广州坐高铁回京,8小时纵观大半个中国,感觉甚好。
云雾缭绕中的外滩。
广州光孝寺,据说此树下便是六祖说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施主心动”一番话之所在。
接着国庆节又一家人去了上海、南京。截图是网上流传的国庆节期间外滩过马路的壮观情景,当时我们就在那里,躬逢其盛。
12月,有幸参加了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呆了几天,顺便去嘉兴一趟。
嘉兴是必须去的,一半为了这条船:
一半为了这座楼:
可惜都没有及时写下来,总是想着找时间写、找时间写,但每天都有事情涌来,一到晚上就困了,又没有什么约束,就不了了之了。
4、做过的事
工作的事情,是要总结给领导听的,这里只说生活的事。今年过得非常累,但也算是非常有收获了。首先是迁到北京六年来一直念念不忘的两件事完成了。
一是女儿考上了大学。女儿一开始是插班到清华附中的,但在老家的基础太差,考高中不是太理想,上了石油附中;感谢石油附中的一班老师,悉心教导,倍加鼓励,也是女儿自己比较刻苦,考上了一所211大学。
二是换了个房子。6年前,刚来北京,老婆就坚持咬牙借款趁着房子调控紧张的时机,买了个小房子;2016年下半年,为了孩子高考,到石油大院租房,索性就换房。因为房子到12月份才满五唯一,所以等到那时候,房价涨到一个高点,政府出手调控了,以后遇到种种坎坷,但好歹是6月份拿到房子,并彻底用互联网思维做了全面的装修。这个事情,以后也找时间写写。
另外就是老爸来北京安贞医院做了个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很成功,现在也恢复的差不多了。但当时,我推着父亲进入手术室,把他交给医护人员时,心里还是非常忐忑的,以至于还买了个医疗事故险。
回首过去这一年、这六年、这十四年,虽然曲曲折折、坎坎坷坷走来,十分的愿望也就实现了七分;自己的这点小满足,和别人一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正如人家说的,你拼命努力达到的终点,不过是人家的起点;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人家就生在罗马。也学会了只和自己比: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只要自己在进步,何必再找不痛快呢?
多年奔波,这一年过后,终于安定下来了;新一年的愿望,希望能保持现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秩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除了过分的工作任务(比方说,这三天假期,我都在办公室加班写材料,还限定元旦晚上交差!!!)和出差、出门,要保持早上写文章,下午下班搞运动,日行八千步,晚上回家日更简书和读书的节奏。
作为一个70后,难免有个写作梦。这么多年都是奔波在生存线上,所以竟不曾在专业写作之外,坚持写点东西。不忘初心。简书是个有意思的平台,日更就是一个很好的功能。看看能不能坚持下来,坚持一年下来,会怎么样呢?
这是2017年最后一轮月亮升起。祝各位简友们新的一年,妙笔生花,文思泉涌,繁荣简书这片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