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最好的告别》,卢·桑德斯的经历,如同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老人面对生活巨变时那复杂而又微妙的心境。
二十余年前,78岁的父亲骤然离去,母亲一句“老了就去养老院,不拖累你们”,让我铭记于心。为给母亲寻一处安身之所,我探访了离小区最近的养老院。从外看,环境尚可,可踏入老人居住的区域,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走廊与房间里,老人们目光黯淡,神情落寞。那一刻,我心中决定这里绝非母亲的安身之地。
回到家,我将所见如实告知母亲,随后赶忙为她请了保姆。想着让母亲在家中依旧能有主人般的自在,可母亲生性倔强,保姆换了一个又一个。8年后,母亲患上了厌食症,至身体器官衰竭,于那年的正月十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如今,我也步入老年,书中威尔逊倡导的养老模式,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对未来养老的思索。我开始留意城市里是否有类似的养老机构,想去探寻那里的管理人员,对失能老人的关怀是否细致入微。若能达到我心中的理想标准,我或许会提前预订一个房间,以便在生活无法自理时,能在那里找到安宁与尊严。
养老,是每个人都将面对的课题。《最好的告别》让我明白,它不仅关乎生活的照料,更关乎心灵的慰藉、尊严的守护。愿我们都能从书中汲取智慧,为自己、为亲人,找到那份温暖而安心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