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反义词是冷,亮的反义词是暗,大的反义词是小。这其实是一种文字游戏,万不要以为现实也是如此。
比如,热和冷并不是对立的。这两个词只是为了更直观的表达,人对某种现象在感觉上的差异。
不要因此认为生活中也充满对立,若是这样认为,小的麻烦就会成为大的困难,小的变化就会成为大的痛苦,单纯的距离就会导致疏远,甚至决裂。
我们的多数烦恼,都是因为陷入文字游戏,而导致内心的不平与不满。
——《漂泊者及其影子》
一个人被烦恼缠身,于是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一片绿草丛中,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悠扬的牧笛,逍遥自在。他走上前去问道:“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他试了试,却无济于事。于是,又开始继续寻找。
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里,看见有一个老人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
他深深鞠了一个躬,向老人说明来意。老人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他说:“是的!恳请不吝赐教。”
老人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
“……没有。”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
这个人蓦然醒悟。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烦恼都是自找的。有科学家对人的烦恼进行了科学的量化、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人的烦恼中,有40%属于杞人忧天,比如有人怕坐飞机;30%是为了怎么烦恼也没有用的既定事实;12%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幻想;还有10%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就是说,我们心中有92%的烦恼是自寻的,是毫无必要的。
美国著名作家德莱塞说:不要无事讨烦恼,不做无谓的希求,不做无端的伤感,而是要奋勉自强,保持自己的个性。认识自己的一个关键就是要正确分辨烦恼,不要让无谓的烦恼困忧我们的生活。
灯泡坏了,你平静的心情被打乱了,你不能看书,不能写字,看不清路,简直是什么都干不了;一个电话没接到,你心里就开始猜测,会不会是张三,会不会是李四,他们找我会有什么事?你开始坐立不安,什么事情也做不下去了,结果,转眼间两个小时过去了,你仍不知道那个号码是谁拨的。
其实仔细想想,灯泡坏了,我们不看书,不写字又能怎么样?错过了一个电话,有可能是打错的,有可能是推销的,即使真的是重要电话,多半他会再打给你,即便是错过了,你仍在过现在的生活,又能怎么样呢?
这么一想,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只要你能学会理智的处理问题,轻松地、大度地去看待每件事情,就会发现自己曾经的害怕竟是那么可笑。
马克·吐温说过:“忧愁是伤人的病菌。它会吞噬你的优势,而留下一个像废品一样的垃圾。”一个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无谓的烦恼上的人,他是不可能尽量发挥出自己固有能力的。世界上能够摧残人的活力、阻碍人的志向、降低人的能力的东西,莫过于烦忧这一毒素。
人们往往对正面的事情感到怀疑,却对负面的事情非常肯定。当某人告诉我们,某某在背后说你坏话了,你可能马上就火冒三丈,但当有人向你表达友好时,你心里就会嘀咕,“这人是不是有什么企图?”其实很多事情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可怕......我们往往用种种精神的刑具来折磨自己,我们常常怀着各种无谓的杞人忧天和不祥的预感,在我们的一生中自寻烦恼。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偶尔的小风波,却使一向觉得简单的问题忽然复杂起来,整个世界似乎突然变了个样子。于是我们就心神迷乱,觉得眼前混沌一片,接着就消沉或陷入烦躁,感叹世界无真理,生命也变得黯淡无光。
事实上大多时候,过段时间再回头看,那些曾经让你烦恼的事情,往往都是无可无不可,喧哗一时不过如浮云。你认真,它就放大成天,你不屑,它就不过是一回消遣,想开了,也就淡了。
所以,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我们穷尽力气去终极追问,或者换个说法,并不是每一个道理,都可以被语言所阐明了然——很多东西,是要靠漫长的人生经验去体悟的。不管人云亦云还是别出心裁,喧嚣一时的是口水,真相却总是躲藏在时间的尘埃里,惟有落定,才会有答案。
清人,石成金写过首《莫恼歌》: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贵与王侯,年年处处埋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等烦恼。莫要恼,莫要恼,明月阴晴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菜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人的烦恼往往在于明知考虑无济于事,却偏偏浪费许多心思去钻牛角尖。有时候,一个华丽的转身,面对的是全新的风景;有时候,换一种眼光看世界,你会发现山重水复处常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