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者,楚上蔡人也!秦帝国统一之大功臣,亡秦之祸首。
李斯初为小吏,一日如厕,见厕中鼠,身体肮脏,闻人来,抱头鼠窜,而仓中鼠,肥头大耳,优哉悠哉,旁若无人。于是李斯叹道:人和老鼠是一样的,关键看你处在什么位置!李斯这种老鼠心态,是造成他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
李斯师从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的一个大思想家,荀子的思想是表儒里法,对于人性,荀子和孟子正好相反,他主张“人性本恶”,这是这种“恶”的存在,才显示出法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李斯从他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学成以后,李斯出山,寻求一官半职,一展胸中之策。
当时是,秦一家独大,六国皆弱,西行入秦,是李斯的想法。李斯到了秦国之后,先是成为了吕不韦的一个门客,嬴政亲政之后,李斯以统一长策说秦王,秦王深以为然,遂拜为长史,后为客卿。
期间,韩国为了拖垮秦国,出了一个馊主意,派了一个水工,以治水修渠为名进入秦国,意图大耗秦国民力,使其无法东征。而实际上,当这条水渠修成时,更有利于秦国的农业发展,国力反而增强了。秦国宗室了解到这个负责修渠的郑国是韩国的奸细时,要求秦王驱逐所有的外国人,秦王愤怒之下,也答应了,而李斯恰好也是其中的一员。
眼看自己的一腔热血就要付诸东流,李斯发出了他生命中最强烈的呐喊,这声呐喊不仅拯救了他自己,也拯救了嬴政和秦国。无论从哪方面看《谏逐客书》都很出色,李斯开篇直奔主题: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然后摆事实,从穆公、孝公、惠文王和昭襄王因为重用外国人而成其大业,秦国王室的用品来自六国,最后用高山和大海做比喻,提醒为君王要海纳百川!秦王被其感动,遂废逐客令。李斯的《谏逐客书》是他人生中最灿烂的闪光点。
说到李斯就不得不提韩非,两人是同门师兄弟,命运同样纠缠在一起。当秦王读到韩非的著作时,恨不能与之相识。而听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时,秦王竟然派出了一支军队到了韩国,目的只有一个,交出韩非,否则攻打韩国。弱小的韩国怎禁得起强秦的恐吓,韩非于是入秦。秦王对韩非非常的欣赏,并希望他能留下来辅佐。但身为韩国公子的韩非是不可能帮助敌人去灭了自己的祖国,虽然他也知道,他的学说、他的思想只有在这个国家才能生根、发芽,进而成长,但这些事不能由他来完成。秦王不愿放韩非离开,李斯担心韩非有天会转变态度进而得到重用,这是李斯不愿看到的。于是阴谋就这样产生了,不管韩非最终是怎么死的,李斯应该是脱不了干系的。这是李斯第一次扫除他前进道路上的可能的拦路者。
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李斯没有统兵作战,但他是个总后勤部长。统筹着帝国战争机器的方方面面,在李斯出色的筹划下,一个新的帝国诞生了,但这个帝国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王国,很多方面都是新的。由于时任丞相王绾与始皇帝的政见出现分歧,始皇帝决定李斯为丞相,并与他结成了亲家。这时的李斯位极人臣,荣耀至极!随后帝国的各项新政、措施都有李斯的心血在其中。
他为这个新生的国家贡献了许多,所以他不想看到这个帝国的前进方向出现偏转,即使皇帝不在了,还有我李斯,我要让这个帝国在我的控制下继续强大。
这恐怕是李斯在沙丘宫与赵高合谋篡改诏书时,说服自己的理由吧!但这个理由总让人感觉很虚伪,还是赵高了解李斯。如果扶苏即位,无论从哪方面讲,蒙恬出任丞相的可能性更大,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了弥补始皇帝后期的政策失误,需要一个替罪羊,李斯是个不错的选择。这让李斯无法接受,他不想成为厕中鼠,他是仓中鼠。
李斯沙丘宫的变节,是他明哲保身的选择。他不想成为权力的牺牲品,于是他附和了赵高的阴谋。胡亥这个混蛋竟然成为了帝国的统治者。而扶苏和蒙恬,双双自杀。当李斯答应拥立胡亥时,他肯定也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胡亥没有政治才能,容易被控制。
胡亥确实没有能力,但李斯忘了很重要的一点:胡亥是皇上。而更致命的是李斯严重低估了赵高的能力。赵高将李斯看的一清二楚,而李斯还天真的以为赵高只是一个宦官。赵高是胡亥的老师,是胡亥最信任的人。于是赵高和李斯的斗争,结果已经不言而喻了。
其实李斯有机会来弥补他的过失的。胡亥即位之后,立即大肆的杀戮宗室,十几位王子和公主被残忍的杀害,如果这时的李斯联合朝廷重臣和军队,还是有可能做个戡乱之臣的。但李斯把希望寄托在了他这个不靠谱的女婿身上,而胡亥显然没将李斯看作岳父。朝廷的三公九卿在这场疯狂的杀戮中,或被杀,或自杀,刚刚建立起来的帝国,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当其他人都处理完了之后,赵高终于可以集中力量来对付李斯了。他借口李斯长子李由和起义军勾结,将两人打入牢狱。在牢狱之中的李斯还是心存幻想,希望皇帝可以听听他的冤屈,我不知道该说他天真还是说他愚蠢透顶。即使是这样,李斯仍然有一个机会来挽救他最后的人生:那就是自杀!当无法抗争时,自杀是保持尊严和最后的抗争,帝国的很多重臣都是用这种方式来控诉胡亥和赵高。蒙恬如此、蒙毅如此,姚贾如此,冯劫,冯去疾都是如此,但李斯没有自杀。
既然没有自杀,等待李斯的就是耻辱的被腰斩。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李斯发出了他人生中最后的感概:儿啊!我多想和你牵着我们的大黄狗,在上蔡的东门去追赶狡猾的兔子啊!父子相对痛哭,李斯被灭三族!
纵观李斯的一生,可以说是糊涂的一生。他在国事上可谓目光如炬,但看待个人的问题上如此的鼠目寸光。他太想做那只仓中鼠了,所以只要能保住眼前的地位,他不顾一切。须知一个政治人物,遭受挫折打击是很平常的事,反而一直处于顶峰才是危险的。李斯对秦国的贡献如此之大,他觉得他的一切都是他应得的,所以只要不涉及到他的利益,他就选择明哲保身。他不敢和赵高去抗争,也不愿为蒙恬去辩护,当身边的同路人,一个个的消失时,他才发觉自己的孤独,唯一的指望又落在了胡亥的身上,但胡亥不是嬴政,李斯也没有第二篇《谏逐客书》。
李斯是个自私的人,同时也是缺少勇气的人。当自己的理想快破灭时,他发出了呐喊,挽救了他,当赵高承诺他的利益时,他选择了苟且。
李斯又是个特殊的人,他对秦帝国的统一和建设有着突出的贡献,同时又是他自己亲手打开了毁灭这个帝国的潘多拉之盒,我找不到第二个像李斯一样功过如此鲜明,如此悬殊的人了。
最后,用太史公的评语来概括这位秦帝国的丞相吧:“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立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诳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