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微信,,翻到儿子在上海上学时发来的几张雪景:妈妈,上海下雪了,很漂亮。
儿子的微信,勾起了往事。2016年的那个冬天,老公脑梗做了开颅手术,在ICU住了十多天后终于苏醒能回普通病房;儿子进入高三,正是最繁忙的高考冲刺阶段。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大姐到医院照顾老公,让我回家睡个好觉。可学校里的孩子让我放心不下。夜里11点,下起了雪,飘飘飞雪,寒冷刺骨。
我到学校门口接到了下晚自习的儿子。儿子见到我,又惊又喜:“妈,你今晚怎么有空接我,爸怎么样了?”我看着好几天没见的儿子,心里酸酸的:“你爸没事,大姑妈在医院看着他呢,还不能说话,但今天写了几个字了,能看懂。”“真的,那太好了。我什么时候能去看他啊”“他现在普通病房了,星期天下午没课可以去看。”“好”
顺着青龙河我们边聊边走回家。 雪,纷纷地飞着,飘落草地,飘落權木,在路灯的照耀下,显得那么轻盈、洁白。迎面飞雪,一簇簇急旋而下,似利箭,似钢针,到脸上却又变成了轻柔的水滴。“妈,这次月考,800多人我考了第22名,数学是全年级第一。”“妈妈就知道,你的数学一直都挺好。语文、英语要加油哟”“我知道。我一定会考取一个好大学的。”飘雪中,我和儿子却走过一段暖暖的旅程。
回望昨天,那是最艰难的日子,也是最有希望的日子。第二年春光明媚的5月,老公终于从昆明出院归来,陪儿子渡过了高三的最后一个月。8月,儿子也收到了心仪的上海华东理工大学通知书。辛勤的耕耘终于有了满意的收获。我常常想起那个冬夜,想起那场飘雪,想起那迎向脸庞的朵朵雪花。
儿子,真的希望你永远记得那个冬夜,那场雪花,记得你给过妈妈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