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延续前面两篇文章,根据收敛思考和写作惯常表达的特点,即结构化表达,论述写文章的一般过程。希望对大家在币乎的写作有一定帮助。(本文授权BH好文好报群仅供社群摘编、转载以及相关转授权行为)
0
前面我们讨论了没有时间、精力、动力等问题。
问题描述:我身边的绝大部分人,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写。尽管每个坚持写作的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我们也在说,开始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过我今天还是尝试探讨一下,写作方法。
我们的写作,主要是经验、观点传播类的逻辑。传播的效果是检验文章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只有站在读者的角度理解和感受,文章效果才可能落到实处。
而人类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型,是偏向于结构化、整体性,零碎和无序的信息不但很难嵌入知识体系,还会造成认知困难和负载。
1
人类最底层的思维方式只有四种:发散思维、水平思维、收敛思维和系统思维。
将四周零散的点聚焦的思维方式,归纳和演绎是收敛思考仅有的两种思考方式。收敛思维最典型的就是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等。
还是回到《the sense of style》,平克说所谓《写作的感觉与风格》说:写作就是把网状的思考,做成树状结构,用线性语言表达出来。写作从根本上讲是一个逆向工程。
所以,写作,无非是系统化思考+结构化表达。
比如你要研究“币乎”,想就此写一篇文章,但不知从何下手。
此时,你只要思考人是如何认知并记住这个事物的,比如“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谁参与了”、“何种场景”等问题,以及相关的概念“通证经济”、“ID”、“区块链”、“Token”等概念,发现没有,倒过来思考,你就明白应该怎么写了。
好的文章,就是根据命题,通过抓住命题以下主要观点,逐个落实来达成的。我们可以理解成为打仗时先占领的“高地”,这一个个“高地”是战略的要点,它们视野好、居高临下、方便协作。
在写作和表述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叫法:金字塔原理。
大概意思就是:论点主题明确、论据相互独立、论证层层递进。
文章就是一棵大树,论点是根,论据是枝干,论证是树叶。关系不能搞乱,不能盘根错节,要仅仅有条,清爽通畅。
至于文采、金句、事例等细节,那就是花果,是整片文章活起来的关键。
如果能加上好一点的排版,比如应用typora、markdown、135编辑器等编辑和渲染,则是给文章披上了美丽的外衣。文章到了这一步,正所谓秀外慧中,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