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宝宝狂哭,父母第一个直接反应就是赶快把宝宝抱起来,但其实你有很多其他选择,只要你愿意先停下来….
某日午后搭着地铁,坐在对面的老人家抱着一个约1岁左右的宝宝,宝宝非常不安稳的想要挣脱,宝宝的妈妈坐在旁边的位置,拿着一个玩具在旁边逗弄着,但宝宝一点也不领情的推开,随后哭了起来。妈妈可能是怕打扰到其他乘客,有点不好意思地把宝宝抱过去然后站起来走动,但宝宝还是不领情的哭,挣扎的动作越来越大,过了约莫三分钟,妈妈似乎有些累了,坐回位子,让宝宝双脚落地手撑在妈妈的腿上,ㄟ…..宝宝停止哭闹,短短的腿一蹭一蹭的蹲站蹲站,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妈妈笑了,老人家也笑了!
宝宝哭不一定是要你抱,而是要启动他的练习!
是的,就如上面的例子,坐在对面的我看得很清楚,宝宝正值学站的年龄,内在有一股极强大的动机就是要练习“站”,他才不管是在捷运上,还是在餐厅,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拦他“练习”,当宝宝能把自己当下的生命任务做好,他满足极了!!
著名的教育学家 蒙特梭利博士 在许多著作中都不断地强调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在某些时期出现执着于某些事物的现象,成人往往无法理解,以为小孩失控难带,那是因为不了解“敏感期”一事的成人,用自己的标准生活着,说好听是沟通,但其实是强迫宝宝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然而成人无法想像宝宝的“内在导师”(敏感期)是多么强大,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能够不断的反覆“练习”,对宝宝来说有趣、有成就感,乐此不疲。
根据蒙特梭利对婴幼儿的观察所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九种:
#语言敏感期 (0–6岁)
观察你的宝宝是不是很喜欢看你嘴型说话,而且一旦开始说话的时候,就会像鹦鹉一样“复制”你的话,接着即将到来的说不停时期,常让你想要安静点都不行。那要恭喜你,不要嫌他烦,因为他正在大爆发式的练习着说话的器官(嘴和舌),以及跟你应对后的逻辑思维。(爸爸妈妈要把握呀,长大了他就懒得跟你说啰)
#秩序敏感期(2–4岁)
观察你的宝宝是不是对于做事的顺序、事物的安排(例如红色的袜子一定要在哪个位置)有着莫名的执着,一旦不符合他的逻辑顺序,就会暴怒,那要恭喜你,他是个有秩序的孩子。
#感官敏感期(0–6岁)
观察你的宝宝是不是很喜欢到处摸(触觉)、有声音就会被吸引(听觉)、视觉不断在搜寻环境(视觉)、喜欢把东西拿起来闻一闻(嗅觉)舔一舔(味觉),无论你制止多少次都没用,那你得快快支持他,因为他正在快速吸收环境的讯息。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观察你的宝宝是不是很喜欢捡地上的小物件,你看不到的屑屑,在他眼中变成挖宝的乐趣所在,这个时候也是最喜欢当小帮手的时期,因为可以让他好好练习手部的技能,搞定细微物件。
#动作敏感期(0–6岁)
观察你的宝宝是不是很喜欢翻身、爬来爬去、扶站、走来走去、爬上爬下、跳来跳去、把东西搬过来搬过去、所有拿到的东西都要反覆翻转、尝试打开,甚至是一直丢东西,无论你说了多少次“不可以”都没有,想一想他就站不稳、走不好所以要多多练习呀!很神奇的是:不用你规定他课表,他自然就孜孜不倦。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观察你自己和宝宝的关系是不是让他抓得到准则的,如同秩序感一样,宝宝会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喜欢追随生活环境中的明确规则,这会让他可以有自信地玩,不会被任意打断或责备,与人的安定关系让他愉悦。
#书写敏感期(3.5–4.5岁)
观察你的宝宝是不是很喜欢涂涂画画,这对他来说其实就是在“写作”的概念,“假装”在写些什么让他感觉到自己有跟你一样的能力,换句话说,涂鸦就是书写的前期象征,只要拿到可以仿写的物件(蜡笔、原子笔,有笔功能的都行)他就不会放弃展现可以创作的契机。
#阅读敏感期(4.5–5.5岁)
观察你的宝宝是不是很喜欢翻书,一开始可能是聚焦在小手可以成功把书翻页的成就感,慢慢的就对书上的图案、形状、颜色、触感等产生兴趣,甚至出现模仿你说故事的可爱模样。宝宝的阅读能力远比你想像的早,只要你的环境中有书、DM,甚至是电话簿,他都不会放过。
#文化敏感期(6–9岁)
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满脑子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例如为什么星星会亮?雨从哪里来?想想“童年”这首歌是如何刻画出我们小时候脑袋里的场景,就可以想见那些无法看着黑板乖乖上课的孩子背后真正的原因了。
回到本文最初的例子,应该可以很快地发现为什么宝宝一放下来他就开心了!其实宝宝在老人家和妈妈的怀里时就不断地散发讯息 — 我要下去!在那个当下没有比让他练习站更重要的事了!
停下十秒钟,看清楚宝宝想做什么,再决定自己因应当下的环境可以有什么策略。
宝宝天生就是自驾车,忙着帮自己锻炼,他们会的远远比我们想像的多(参考上一片文章 #妈妈,我可以的)。我们要做的是让自驾车有安全的道路行驶,而不是把路封起来。看懂你的宝宝,你会知道何时该抱着,什么时候让他自己探索(练习)就好!
#姵仪老师的关系教养学
#欢迎按赞、留言、分享
延伸阅读
#零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