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过这样一句话,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他说“读经典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不要以为一本一本的书放在那里,今年不读可以明年读,小学没时间读可以等到大学再读,书等得起,你等不起”。今日回想起来,老师说的话非常有道理,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感悟的过程,同样一本西游记,少年时读妖魔鬼怪的热闹,壮年时读西天世界里人情世故的复杂,年老后读师徒四人成长的命理,书几百年来并没有变化,变的是人自身,所以,我认为读经典真的是一件分秒必争的事,今天读了,有了体会,再读时就可以和今天的心境参照比对,看看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变化,今天不读,那么就永远失去了今天的机缘。
提到论语,惭愧的是少年时学艺不精,庆幸的是虽然不精,好歹也算囫囵吞枣读过大概,这次在儒学堂的号召下,再读论语,年少时的一些想法再次浮现,时过境迁,如今已经而立之年的我写下今天这篇感悟,也算是给年少时候的自己一个交代,同时也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我,再读论语,能够看得比今天更远,想的比今天更全。
孔子到底为什么如此看重周礼?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其中的“礼”和“仁”在论语中反复提及,尤其是在八佾篇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子入太庙,每事问……曰:是礼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可以看出,孔子从政、为人、处事均不离一个“礼”字,尤其是“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段落里,子贡想要废除月初以活羊献祭的制度,孔子不但不同意子贡的做法,还说出了你爱惜的只是这只羊,而我看重的是礼这样的言论,如果以今天动物保护主义的观点来看,孔子非但不懂得礼节,甚至有些残忍,那么孔子为什么如此看重“礼”?这个“礼”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今天学习论语,又该如何遵照“礼”行事呢?
我认为,“礼”表达的是孔子对于规矩的尊重和坚持。
《史记·礼书》里讲:“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就很好的说明了规矩的作用,就是规范社会行为。万物有灵,候鸟南迁、鱼迴产卵这种行为叫做习性,而不能叫规矩。规矩是形成社会群体之后的产物,目的就是通过群体间无形的共识,使群体更好的发展和繁衍。规矩代表的是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利益,经过世世代代的继承和发展,好的规矩被沉淀,传承和发扬,不合时宜或者已经不能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规矩就被修订、抛弃和反对。
所以,孔子对于“礼”的遵从,不仅仅是每月杀一只羊祭祀,也不是肉不切成方的不吃,不是面对君主就战战兢兢的敬畏,更不是面对学生就非要摆出师长的架子。论语中孔子的这些行为,实际上反映的正是他对规矩的服从。学论语,不能只学这些皮毛,否则,孔子时期没有电,我们今天学习要不要点灯呢?孔子当时写字用竹简,我们今天是不是也不能用手机呢?举个例子,我们中国要求所有的汽车靠右行驶,英国则要求所有的汽车靠左行驶,这就是规矩,是为了使交通顺畅而达成的共识,你说你偏不守规矩,就要在路中间横着,假如你是身处茫茫大草原,方圆百里无人,那么想横着也就横着了,也不会有人来管你,可是如果是在北京的三环路上,首先造成的就是交通拥堵,别人为你的不守规矩付出堵车的代价,而你也只能被交警带走,为自己的不守规矩扣分罚钱。畅想一下,一百年后,也许科技已经发达到人人都有飞行器,在天空中行驶,那么那时候的人们想要学习现在的仁德道义,难道都还要把飞机开到地上,靠右侧飞吗?
孔子主张社会先有德,后有法,认为唯有仁德可以治天下,在论语中强调君臣之礼,夫妻之礼,师生之礼。有些心高气傲的少年,总强调论语中有封建思想,以为糟粕,其实大道三千,道道可修正果,只是看怎么去理解,比如儒家思想中经常被人拿出来举反证的就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认为孔子主张守礼,君让臣死是礼,那么臣子不管对错就都应该赴死也是礼。其实再读论语,八佾篇中明明白白写着,“君待臣有礼,臣事上以忠”,孔子主张的“礼”,不仅仅是上级命令下级,也不是老师要求学生,而是对于规矩双方的一种要求和约束,不仅臣子衷心奉君是礼,君上礼贤下士也是礼,这种规矩,一旦有一方不遵守,便打破共识,造成混乱。比如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越礼而为,动用王权点燃万里烽火,诸侯遵循礼制前来救驾却只落得奚落和嘲笑,周幽王以为他占了便宜,戏弄了诸侯,其实他首先打破了“礼”,规矩遭到破坏,申国、缯国、犬戎来攻时,没有了规矩保护的周幽王只能落败,西周灭亡。这便是君不尊礼的最好证明了。所以,在孔子的理想社会形态里,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礼”是人人都应该遵守和敬重的,不要因为自己守礼,别人不守礼觉得不公平,更不要因为自己守礼可能吃亏,别人守礼可能占便宜而计较,规矩面前人人平等,至圣先师尚且如此,你我何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