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题目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一章和第二章则是对书名的阐述。第一章解释了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是“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第二章阐释了题目中的“理解”一词。
“理解”一词看似简单,事实上教学设计者在教学设计中对“理解”一词的理解和界定是模糊的。 作者开篇便告诉我们,“理解和知道的意思肯定是不同的”,这句话我能够理解,因为我知道一句话中几个单词的意思后,不一定能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但接下来就有点烧脑:知道是知道事实,理解是理解事实的意义;知道是知道大量相关事实,理解是将大量的事实串联并得出事实关联和理论……
是的,何为“理解”?理解是智力层面的建构,是人脑为了弄懂许多不同的知识片段而进行的抽象活动。如果学生理解了,他们可以通过展示他们知道和能够做到的特定事情来证明自己理解了。
我试着把握一个例子理解“理解”。历史是关于已经发生的事实,这句话我能够理解,历史肯定是已经发生过的。但如果我们知道的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这段历史有多个版本呢?如果我们一直将错误的历史版本去知道,并且“理解”透彻,是不是永远也不知道真正的历史呢。这个范例告诉我,理解是要有证据的。
不得不说,读到这个章节,其实头脑已经有点思维过度,不堪大用了。不过不要紧,回头还可以再读第二遍时,继续想想。其展现为:“理解”和“知道”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师对“理解”的理解程度如何;当我们让学生“理解”时,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事实上,他揭示了当下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比如对于“理解”一词的含混不清、灌输式教学等,那么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呢?是知识的迁移能力。从另一个方面证明,教学设计中知识和技能不是最为重要的,而是通过任务让学生习得把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评估来证明学生真正的理解。由此可见,本书的前两章所要揭示的是大概念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