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篇文章很火:看你的朋友圈觉得你很难追。
故事大概就是讲述了身边有很多喜欢各种刷朋友圈分享去高档的地方,或者天南地北的去旅行的人,这让人觉得追他/她们是一件很“贵”的事。
不过,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看上去过得那么好,而且有很多人也并没有自己朋友圈里反映出来的生活得那么“贵”。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别人发的动态是虚伪的或是虚荣的,有很多人对于朋友圈是细心呵护和修整的。其实看一个人的朋友圈很能看出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热度、和憧憬,自己的三观,以及一个人的知、言和行。
那些过分修饰朋友圈的人只是具体的个例,不是一种大趋势的。
大学毕业前遇到了一个特别神奇的事情,毕业前半年应届毕业生都纷纷扑入面试和实习的浪潮之中,那时朋友介绍我去XX集团参加面试,由于面试官每日面见许多求职者,于是就让我们所有参加面试的或学生、或社会人士们都加了他的微信。
那个面试官真得挺义正言辞的,对待我们这些应聘者,完全是一视同仁的,按我朋友的话说就是:你们都是一样的萝卜,唯一的区别也就是高矮胖瘦不一样......
我很赞同,面试官就应该要有这种公私分明、不带个人感情的性格来做才是合格的,面试官应该是要犀利一些的。
这么赞叹完了,我就后悔了。
过了两周,面试官给我发了一条消息:我知道你有成本儿的简历,但是你却只给了我一张纸。
我特别惊讶面试官的观察能力,那会儿毕业生们就是这样的,每个人会打印一摞简历第一页,参加招聘会的时候洋洋洒洒留下自己的痕迹。但我们只会做几本完完整整的简历本,以备真得遇到特别特别难能可贵的企业可以派得上用场。
毕竟,打印简历不便宜呢!
当时看到面试官的质疑我有些尴尬,但还是一股脑的告诉了他原因,舍友纷纷说我太实在了,面试官还是喜欢对他们公司职位特别渴求的求职者。
这点我不置可否,广大群众们在应聘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这点,如果要求职面试,一定要准备充分再去。
那次我并没有充分准备,原因我的意愿不大。
但是后来那个面试官鬼使神差地就“看上我了”,原因:我这段时间在观察你们每个人的朋友圈,我觉得你是一个踏实做事、对生活又充满创意的人。
芸芸求职者中,单单就看上我了,这让我觉得太不可思议。
我反问面试官:你不怕朋友圈里有掺假的东西吗?只看朋友圈就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会不会太草率了。
面试官哈哈大笑,他说:你要相信,一个人的朋友圈是什么样子的,这就说明他的生活或者想要或成的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的。
原来面试官看到我平时对于生活的细节了:发照片的时候只要带有别人部分的,如果不太好看我都会修饰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会分享一些励志的语句和一些比较走心的状态,比如生活中的感动啊、感恩啊之类的;发送集体照片时,我会把别人的部分放到显眼的位置,把自己的放到比较偏僻的位置......
但这些我以为从来不会有人感受到的,面试官都看到了。
不得不叹服,现在的这些面试官简直可以称之为妖孽了,弱弱地猜测一句,我怀疑那些算命的都是HR出身(别打我,幽默一下)......
当然,朋友圈里也会反映出很多我们自身的缺点,比如我有时的不仔细啊、偶尔的小矫情啊、情绪化啊等等等等。
不过在我看来,在朋友圈的分享里,大方向还是好、是正向的,因为它面向的就是身边的朋友,我们看到很多人每天分享一些心情,或是很燃的或是矫情的,但是这都不影响我们对于一个人的判断,不影响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更多的时候,朋友圈的状态与它的主人是成正比的,当然,前提是你也要是一个和朋友圈动态现实的样子成正比才行。
认真发你的朋友圈,认真书写自己的人生。
最后:我有没有去那家公司?
没有啊!因为当时我还不懂这件事,我总觉得他是觉得我长得漂亮我哈哈,开玩笑的(正经脸)。
因为我觉得自己尚不足以胜任,还需要再好好练练字,再好好书写人生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