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无趣如一潭死水,很可能是因为你缺少了仪式感,心不在焉,错失了一个个本应美好的瞬间。
仪式感,是基于对生活的热忱和期待。庄重地对待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时刻,会使那一刻变得隆重、与众不同。虽然明知第二天工作依然烦琐,生活依然细碎,但有了一颗真减、虔敬的心,那些具体的当下会被诠释得格外生动、有趣,从而让人每天活在惊喜里。
仪式感,是无论你多么忙碌,都会留出时间装点自己:让自己的脚步从容一点儿,让生命的节律清晰一点儿,让生活的色彩绚丽一点儿每次出门前,一定要稍施粉黛,认真检查自己的着装,永远保持清新、整洁。
每周订一束鲜花并精心侍弄,看着它开了又谢,闻着它清新的香味,感觉小小世界中的动人风情。
随手记录生活中的“小确幸”,如果发朋友圈,一定要配上应景、应时也应主题的图片和语言。
细心保留各类票据,并在背后写上一点儿当时的小插曲或是情节。
看书前不一定要沐浴焚香,但一定要将手洗干净,然后静享生命中的片刻欢愉。
这些小小的仪式,维系并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爱、责任和信赖。仪式感不需要繁文舞节,不需要大费周章,只需要一点儿小心思,如同加了一点儿色彩,就能把日子过得简单而精致。这样的日子是日历上庄重而清晰的一天,经年后回望,依然会充满欣喜。
仪式感需要花费时间,但正是因为需要花费时间,才体现出它的庄重和内涵。有没有在乎一个人或一件事,就看你是否愿意为其花时间。
很多时候,“亲自怎样”体现的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爱。送一个人,并愿意为他多一些建是与目送的时间,那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在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个诗意的世界不在远处,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一点儿仪式感做舞美。只要带着仪式感去做,再平淡无奇的时刻也能由一个个逗号变成一个个叹号。
仪式感看似可有可无,实则意义非凡,只是这种意义藏匿于悄然间。
仪式感可以对抗世俗的粗糙和消极,诸如懒散、消沉、沮丧、颓废。
仪式感是即便生活布满灰色,心中依然保持澄然底色,永葆向美的勇气和信心。心有仪式感,即便穷苦困厄、时运多艰,也能保持积极乐观、不失生趣,用心对待自己,用情对待他人,用爱对待生活,尽其可能地保持审美的人生态度。
从本质上讲,仪式感是对生活的深情,也是对人、对己的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