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1~28页
零星感想: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德埃桑迪斯,一个对旅行持悲观态度的极佳典范,把实地旅行与期待之间的差距在他的感受与行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坐火车去到中途,因失望而折返,这应该是旅行少有的结局。这个神奇独特的人物,宁可相信自己的想象力,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
阿兰·德波顿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作者,对于巴巴多斯岛旅行的描写,更多的是对于各个场景、人物、事物的感受。那种期待与失望的心情,心境大于环境的感悟,读来甚有共鸣。
就像他因为一张图片而决定去巴巴多斯岛一样,我曾经也因为一份想在草原上驰骋的念想而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结果真正骑在马上的时间连一个小时都没有,而且还是骑在一匹被牵着的温顺的马上,这种骨感的现实离梦想实在是太远。
好在我是个喜欢到处乱跑撒欢、喜爱广阔景色、有伴儿便愉悦的娃儿,一个念想的空落,有了许多其他的填补,倒也还是欢乐的。直到那天,我家的熊孩子表现出了他不善交流,控制不好自己情绪的一面,我的心情也低落到了谷底,那个时候,“对任何实际的事物和任何美的景致都不能产生快感”,正像阿兰•德波顿所说的,“无论是赏心悦目的事物,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从中获取幸福的关键似乎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必须首先满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的一些更为重要的需求”。
直到我与孩子沟通完毕,细细思索之后,总结了一些以后能做的努力,又看到了孩子的小小成长,才终于如释重负。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缺点,有时候,是我们的表达方式没能帮助他更好的提高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那种豁然开朗的心情,也像是一种小幸福一样。“构成幸福的关键因素并非是物质的或审美的,而永远是心理上的”,我深深的认同这个观点。
虽然,旅行的期望与现实总有着很大的差距,可是时不时去旅行,仍然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美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切的感受,真正特色的当地美食,也只有到了那里,才能品尝出与别处的不同。而性格上的异同,情感上的摩擦,优缺点的放大,旅行时对这些种种的认知和思考,常常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内心,更坚定往前走的步伐。
在路上,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