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激荡三十年》1985-156
在改革开放初期留学潮兴起时,一共有三万八的人出国,而这些人,在十年后都回国创业,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当时的出国潮中,有一个人,他通过个人的胆识、能力为自己争取了一个公费出国的名额。
这个年轻人叫唐骏,当时他非常想出国,可是家贫,不能供应他在国外的消费,于是他只有公费出国一途,但虽然他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可是因为公费出国名额已经用尽了,在北邮出国的希望就被消灭了,可是这并没有阻碍他出国的决心,他开始从其他地方寻找出国的名额。
为了出国,他决定给北京的每个高校打电话,询问有没有剩余的出国名额,在经过一番询问后,他知道了北京广播学院还有名额,于是立刻决定转入北京广播学院读研究生,在马俊想转入广院时,老师给唐骏做了提醒“我们是二流院校,不一定能够出的了国,而且出国申请已经错过时间了,你很难出去,这些事情都是由教育部决定的。”
虽然希望不大,而且还要搭上自己的学习生涯做赌注,但唐骏一点也没有犹豫,直接将档案转进去,后来为了让教育部批准唐骏的出国申请,他找到教育部主管这件事情的司长,每天站在教育部门后和司长问好,早上见到司长,就问好,中午司长出来吃饭,就大山“您出来吃饭了?”等司长吃完饭要上班,唐骏就问“您吃完饭了?”等到下班的时候再跟对方问好,一连四天终于引起了司长的注意,然后唐骏就告诉司长他想出国,等到第六天,司长就告诉唐骏他可以出国了。
在这个故事里面,个人喜欢唐骏的聪明,他的方法不可借鉴,但他的思维方式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