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郑州于哥 郑州于哥 今天
因疫情所致,出口粮食大国相继封关,做为进口粮食大国的中国,前段时间东北、大豆到小麦价格的轮番上涨,老百姓对未来食品供给产生担忧。
不少地方老百姓有抢购粮食现象,尽管官方不断公开报道粮食充足,依然难息民间对粮食的热购。老百姓只认“家有粮、心不慌”。
玉米、大豆和小麦的涨幅看,大豆涨的最多,郑州超市里一个月前的两块多,现在卖到了4块。大豆涨幅大的原因是进口依赖度高,
2018年中国进口谷物和豆类达1.2亿吨,大豆占了9000万吨,数目惊人!
本轮粮价上涨,小麦的价格是涨幅最小,但小麦的需要和自给量都很高,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材料,随着肉类大涨,紧跟着涨了起来,大米也闻风而动。
克明面业、五得利、益海、发达面粉、金沙河等大型面粉企业集团虽然涨幅很小,但是,做为稳定粮价的大企业,只要动一动,民间就会心慌。
全国粮价正需要中储粮稳定的时候,中储粮不但没有定价开仓稳定粮价,而且搞出了个“拍卖”。
老百姓都知道“拍卖”是什么意思,就是让多家去竞价,谁出的高就卖给谁。按常规只有在商品稀少时才会拍卖形式出售。拍卖是一种用价格“抢”的形式,只会把价格推向最高价。
这几天因说粮价会大涨被抓的人也有几个了,抓的理由都是“造成抢粮”。
中储粮这么一公开“拍卖”,可比那几个多说话的“谣人”影响力大,后果不可小视!!
中央储备粮今日拍卖的成交率达到了100%.明天还有20万吨拍卖投放,10号再拍16万吨。中储粮的大手笔投放目的是稳粮价。关健稳粮价要降价投放,企业拍走的粮价高,给市场供应价也会高,老百姓会不安。
中储粮集团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中储粮集团公司管理的中央事权粮食库存充足,特别是近些年通过执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使得国家在常规的中央储备粮之外,还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政策性粮食库存,中国确保“口粮绝对安全”有充足的家底。
为了保障供给,中储粮在3.1号前又收购了2200万吨,以备供应。
按官方的报道粮食库存,老百姓真的没有必要去屯太多粮食,粮食屯的太多,长时间会坏掉。
我记的官方在2月就喊话说粮食充足。老百姓还是不放心,可能是被疫情前期的“人不传人”搞的不信任了。
我国人口14亿,人均耕地0.1公顷,比国际人均0.23低了很多。官家以前提的保18亿亩,后来也变成了16亿,再后来也没听说保多少了,粮食的事是大事,不能有一点闪失,从政府报道上看,保障供应不是问题。
既然粮食充足,就不用去管老百姓屯粮了,更不用担心那几个造谣的人能搅翻天,干脆给人家撤了处罚,也显的粮食库存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