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上和一个同事闲聊,谈到最近在读的书,她特别推荐《借山而居》。
这本书的作者二冬子,是一个青年画家兼诗人。
2014年,他花4000元在终南山租下一座废弃老宅,租期20年。
又花了几千块将它改造成千万人向往的“桃花源”,过起了借山而居的生活。
此举让多少文青羡慕感叹,起初我也被感染了。
因为曾有过这种念头:
在人生的许多阶段,一旦生活欺骗了自己,带给我无比沉重的压力与痛苦,心中就会不自觉地萌生退意,想着如果丢下这糟糕烦心的一切,效仿古人,回归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该多好。
从此山南海北,与世无争。
可是,当静下心来,等这股冲动褪去,便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关于避世隐居的理解误区。
我们大多数人想象中的隐居,是抛开现有的一切,竹杖芒鞋,只身奔向终南山这种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从此便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生活。
然而,现实远没有这么诗意美好。
如果你现在恨不得分分钟背起行囊、买张车票,逃离城市,奔进深山……
那么我希望你醒醒啊!
因为,有两件事情你需要明白,然后再考虑自己要不要过山居生活,适不适合过山居生活。
首先,直白地问一句:你有野外生存经验么?
如果你不敢像贝爷那样吃腐肉、蛆虫、蝙蝠、老鼠、蜘蛛……那你可能面临被饿死的威胁。
你现在兴许要跳出来反驳:我可以养鸡养鸭种粮食,再怎么不济,也不能沦落到原始人的地步啊!
但是,你会么?
农村的孩子还有可能自给自足,倘若你生于城市,长于城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么请问,你要怎么“种瓜点豆、春耕秋收”?
你想象中的山居,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但如果没有丝毫农耕经验,可能就没有那些闲情逸致去欣赏四季变换了,你很有可能要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灰头土脸的日子。
更不幸的是,如果你是个吃货,那么恭喜你!糠咽菜的日子要来了!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这清汤寡水的一日三餐,作为吃货的你,嘴巴能忍得住寂寞么?
吃货大多“可三日无书,不可一日无肉”。山野清苦,各位山友,要做好终年无肉的准备啊!
诚然,不得不承认,吃不是生活的全部。一个没有口腹之欲的人,吃什么都无所谓,能果腹就行。
可是,你的嘴巴耐的住寂寞,精神上不会空虚么?
就算精神不空虚,你能保证人身安全么?
人是社会的动物,自古便过着群居生活。为什么扎墩儿过活,这是自然规律使然。
原始社会,面临野兽袭击等威胁,单独的个体是无法生存的。人多力量大,这是真理!
倘若你一个人住在深山,不要说被豺狼虎豹袭击,就是一条蛇怕是也不好对付吧!
有多少姑娘害怕蚯蚓、毛毛虫这类蠕虫?不要说能制服毒虫,万一被它所咬,你怎么自救?
蛇毒,可是分秒能致人死地的。
说到这里,我又想偷偷问一句:你懂植物百科么?如果不懂,那一个毒蘑菇就能让你挂掉!
再者,你一个现代人,没了手机、电脑,你会觉得时间流逝变慢了。相信不少人都有这种体会:度秒如年!
假使,我是说假使:你有两三志同道合的好友,大家结伴去隐居,可以减轻人身安全隐患和精神空虚寂寞。
然而,你真相信自己能青灯古佛、心如止水?
“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
如果没有得道高僧的定力,你认为自己过得了“无食、无色、无性”的生活啊?
“我有恋人,我有老婆,我们一起山野作伴,活得潇潇洒洒,你管得着吗你?”
好吧,如果你有,那当然可以。
只是,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一担食,一瓢饮,在陋巷。
如此清贫,你们不但无法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而且或许每天都要为一粒米、一口水发愁。
当整个人为生活所累,所有风花雪月都特么是浮云!
讲了这么多,有人要骂我了:你特么在讲什么?谁说要去隐居?老子才不去隐居!向往一下不行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懂不懂,文盲!
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不行,更不懂!
你为什么向往山居的生活,因为你当下的生活肯定不是那么圆满。
既然不圆满,为什么不去做改变?光每天意淫各种自在逍遥的场景,那种生活就能变成现实啊?你就能立马变成闲云野鹤,振翅高飞啊?
生活的苦闷不能用逃避现实和做白日梦来解决。
就算那能让你得到短暂的心灵抚慰,但困扰你的问题依然存在,没有丝毫改变。
除非真有勇气抛开一切归隐,不然,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端地幻想上。
你不可以做“白日梦想家”。
每天意淫而不真正去做的话,那是在浪费时间!
一言以蔽之:“想法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可耻!
第二,我为什么不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种感受?
因为,毫无意义!
更或许,是对“归隐情怀”抱有怀疑态度。
自古以来,“隐士”是淡泊名利、品德高尚、博学多才、铮铮傲骨的代名词。
他们避世山野,坚守“不问尘间事,埋首垦亩田”。
然而,纵观历史,伯夷叔齐、竹林七贤、山中宰相、五柳先生……这些人但大多先仕后隐,不然老百姓一个,已低至尘埃,何须去隐?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道家讲“出世”,只追求“渡己”;而儒家讲“入世”,不仅要“渡己”,更是要“渡人”、“济世”。
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归隐只是最低的层次而已。
真正的隐士,不论身在山野还是闹市,都能保证内心的波澜不惊。
不会因为一点点仕途不顺,就心灰意冷地要归隐,而是在残酷的社会里坚守正义。为人间正道,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因此,真正的大隐是“隐于朝堂”。身负权利而不骄纵,并能用它去造福苍生。
我个人觉得,这才是该被理解“隐士之道”。
讲了这么多,我要强调的是,并不是“借山而居”不好,只是不适合所有人罢了!
归隐很好,烹茶酿酒,种草莳花,惬意恬淡,无忧无虑。
只是,那种生活对你来说是不是为时过早?
如果没有尝过世间百态,繁华凄凉,那么大家就暂且放下对隐居的幻想吧!
你的好奇心不会安分,没有拥有过,就永远不会甘心。
“千万别在该奋斗的年纪,让自己过得太安逸”。我认为这话很有道理。
谁说隐居就得粗茶淡饭,谁说不能富裕的隐居?
在高山之上,建一栋别墅;在临水之滨,设一间水阁;在芳草之中,盖一个牧场……
这样的生活不是更适合现代人归隐么?
最后一点,如果你还年轻,请把对山居的憧憬放一放,不要让它变成你不努力和逃避现实的借口。
你有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等在人间走完一遭
那么,此去经年,山中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