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第三人民医院ICU的医生薄世宁,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让人们掌握一些基础医学知识,提高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在面对疾病的时候能够更加理性从容一些。
在买这本书之前,我也有一些担心,面对医学的专业知识,会不会太深奥难懂,读完第一章就发现,担心是多余的,作者很擅长用事例来解释医学概念。并且在每一节的最后都会用一行黑体字强调这一节作者重要的观点。总体来说是很好读的一本书。
读完这本书,你会了解到什么是医学的本质,让医学的知识和方法为我所用,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护者。
第一章理解医学的前提,这一章让我了解到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生命第一。不只是为了活着还要活的有尊严,有生命的意义。疾病与我们生命将一直同行。因为我们的基因的不完美,人体器官的不完美,人类适应能力的不完美,我们无法消除这些不完美,因为这些不完美产生的疾病将注定与我们终生相伴。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的自我修复,所有的医疗行为只是起到了支持的作用,最终治愈疾病的,还是病人的自我修复能力。医患关系的实质是联盟。面对疾病,医生和患者应该共同决策、共担风险、共同往前走。这一章的这些观点修正了我的以往的一些想法,我太低估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而更加觉得治愈的过程更多的是要依靠医学手段。
第二章什么是疾病,具体讲了“三个不完美”带来的是怎样的疾病,面对疾病产生的症状,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这是人体自我的保护机制的作用。不过度干预,先找到病根再治病,比如咳嗽,这是症状不是病根。人体的代偿机制告诉我们,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所以必要的体检要去做的。人类与细菌的关系也要有一种新的认识,是共生关系,不要什么菌都杀。细菌也为人体提供免疫屏障。合成人体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也培养出强大的人体免疫系统。女性经常使用的杀菌剂冲洗液反而是打破阴道内的菌群的平衡,会带来疾病。所以要维护好人与细菌的平衡,第一要少用抗生素。第二别“过度干净”。第三,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书中有很多列举,建议大家都去看看。第四少吃糖。我们都知道健康的基础依靠的是我们的免疫力,如何增强免疫力呢。第一认真打疫苗。第二,善待共生的细菌。第三,正确看待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不严重的感染。疾病的价值在于让人锻炼出日渐强大的人体免疫系统。作者这句话写的很好“真正的健康是暴露于病毒、细菌的危险之下,还依然健康。”
第三章,医疗活动的实质。站在医生的角度讲述医生在医疗活动中应该做些什么。作者用杰克逊的患有白癜风例子来说明患者的治疗目标不是改变黑人身份,也不是治愈(没有有效方法,不可能治愈)而是让自己的外表尽量接近正常人,能够登台为歌迷表演。治疗目标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第四章,需要重新认识的“疾病”。带我们了解癌症、冠心病、心身疾病、医源性损害、疼痛、衰老。很多疾病和衰老有关,比如癌症,癌症就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损伤的逐步累积和累加。又比如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大脑里沉积很多淀粉样蛋白和衰老细胞,清除这些衰老物质能力的下降,都是细胞功能下降的表现。其实人是具有基因损伤的自我修复能力的。衰老的本质不是年龄,而是自我修复能力的下降。面对衰老,我们要做些什么?这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作者认为适度节食和运动可以延缓生理衰老。
第五章医学演化的里程碑。介绍了疫苗、静脉输液、麻醉、护理、X射线、抗生素、呼吸机、癌症的免疫疗法,氯丙嗪、脑死亡、循证医学、避孕药、诺贝尔奖,这些一个个记录医学发展里程的标志性药物,医学技术、新的医学认知对医学发展的影响一一展现在我的眼前。比如麻醉让医学进入“不疼的时代”,还有氯丙嗪的出现可以使精神病人可以重新融入社会,正常生活。植物人和脑死亡的区别,大脑才是意识和思维的载体。面对脑死亡患者,更要给予尊重。这些都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
第六章改变医学的大医生,介绍了希波克拉底、威廉奥斯勒、沃纳福斯曼、塞麦尔维斯、伍连德、林巧雅,这些伟大的医生,让我看到了什么是医学仁心。“世界上真正的韧性,就是明知道牺牲,还依然向前。”
第七章医生的精进与病人的修炼。关于医生精进的部分,我就不多说了。作为患者应该和医生交流的五个问题需要牢记在心的,1、我真的需要做这个检查、治疗或者手术吗?2、有什么风险或者不足之处?3、可能会有什么副作用?4、还有其他更简单、更安全的选择吗?5、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怎么样?最后面对疾病时,向主管医生寻求支持,医患共同决策。在最后的告别中,作者对“善终”提出了六个要求,也是值得参考的和学习的,作者还提到一个缓和医疗,我觉得这是将来我们年长的亲人离世时可以去做的。
最后的结语,作者对未来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万物基因互助”的无限畅想,人类面对疾病的痛苦将会越来越少。希望未来我可以平静的面对人生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