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开始 追求成熟样子
最后的最后 渴望变成孩子
师大的静湖 映着天鹅的影子
如今的我们 该要飞往哪儿去......
――《紫阳大道99号的日子》
时隔一年,我又回来了。
没搭220,也没坐208,南昌的地铁开通了。第一个变化,有一点激动,又有一点措手不及。
出来奥体中心地铁口,看到隔河的“江西师范大学”标牌,没忍住一句“卧槽,我的母校啊”,边上的小鲜肉偷偷回头在笑。
匡姐在青蓝门等我,扑过去一个熊抱,泪水在眼里打转。原来,再多的电话视频全都及不上面对面手拉手拥抱的温暖。
学校还在紫阳大道99号,甚至门卫的脸我看起来都还有一点眼熟,二食堂一楼的梅干菜扣肉饼依然还是我最喜欢的味道。
只是啊――
6栋二楼再也没有我熟悉的脸,没有男生站在走廊和我挥手嬉笑,阳台看不到令谦种的植物,也没有他们晾着的球衣;
12栋3楼南面住进去新的女生,没有人再喊我“萃儿”也没有人来s226借水借电饭煲,听不见熟悉的那些声音看不到记忆里那些美丽的脸;
风雨球场打球的男孩子还是好多,再也没有谁可以让我顶着烈日去送饮料扯破嗓子喊加油;
美乐迪的歌和酒天祥食府的橄榄菜四季豆三桥门口的烤串全都还在。
然而,我想念的11级生技班啊,我们各自天涯好久没有见。
原来,物是人非,说起来真的是好悲伤啊。
好在,所有的故事只要发生过,一定找得到从前的痕迹――
和朋友去研究生院蹭课的晚上遇见好多本科同院的同学,好像亲人重聚激动万分;
学院楼偶遇院长竟然还记得起我的名字;
去办公室看望毕业设计导师,听说换工作,于是给我很多真心建议;
和辅导员关系最亲密,一起午饭噼里啪啦说了好多八卦,还聊到小朋友的教育观。得她最高评价:你是个相处起来很舒服的人,开朗却不显聒噪;
从前做过兼职的超市老板娘一而再留我吃饭,给我打包好多零食,千言万语交代走前再过去拿零食上车吃;
临近毕业的学弟看朋友圈有我回来的信息,发了好多遍微信叫“学姐”……
坐在从前宿舍楼下的石凳上,和身边的朋友说:“感觉不是毕业一年再回来,而是是一穿越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真不想醒来。”
说过好多次,说自己是个运气绝佳的姑娘。
被很多人记得的感觉很暖心。感谢人生的长路上,这样平凡的我,一直被你们妥帖安放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