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急匆匆地趴窗喊我,让我随他上山。他说在山上又发现一种小动物,很可爱,快去看,不然就跑了。我将信将疑赶紧出门。
后山坡上果然有一个小动物,以前在这地方从来没有出现的小动物。它圆滚滚的,团在一起,浑身都是刺,像刚从树上掉下的栗蓬壳。哦,原来是一只小刺猬。这可是个稀罕物,多少年不见了,今天我要仔细瞧瞧。
我走到近前,左看右看,可是它不给面子,死活也不露个脸儿,想给它拍张照,弄个大头贴,作梦,根本不知道它的脸在哪个方位。你不露脸儿,把小腿露出来也行啊,好歹让人能看出你是个活物,可是它很固执,连腿也不给你往外露,仿佛在说,我铁了心了,就是这一身刺,看你有什么招来对付我?
其实我对付它的招有很多,因为我不是第一次见过刺猬,而且有一次还见过好几只。那是下乡时,铲完一块地,我们一帮人往回走。就在山间长满青草的大车道上,远远看见了两只正在觅食的刺猬,一只大的,一只小的。它们仿佛听到了人的喧哗,情急之下,马上缩成一团,企图用满身的刺来保护自己。
同行的男社员中有两个讨厌的,快步走上前去,用一根木棍向它的身上捅去。他们可能没少干这种事,很准地找到了刺猬的腹部,那里是它们最软弱的地方。它们在缩起来时,两边的小爪往中间一抱,就把那个地方给包起来了。小木棍捅到那个地方,大概是碰到了痒痒肉,它们立马松驰下来,把那个刺刺球打开,小脸也露了出来。
当时大家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好奇。小刺猬无路可逃,几度想把自己再用刺包起来,无奈抗争不过那根小木棍,脸庞肚皮,刺裸裸地让我们一览无余。我看到它那又圆又亮的小眼睛里有迷茫也有惊恐,本来是有逃跑机会的,但它们过分依赖那身刺了,以为刺可抵御一切风险,殊不知正是这身刺让它们弄巧成拙,被逮个正着,如果跑掉了,一了百了,就不会在这里被人戏弄了。
后来大家兴奋劲过去,玩够了,就放过小刺猬,继续顺着大车道向回走。走不远再回头,这两只小刺猬不见踪影,可能回老巢了。那时我就在想,这两只刺猬虽然颜色不尽相同,一只灰棕色,一只棕色,但它们一起出来,是一家人吧?应该是刺猬爸爸或妈妈领着它的宝宝一起出来,一边游玩,一边觅食吧?不想碰到这一大群不速之客。还好,它们是有惊无险,真希望它们以后遇到异类,不要过分依赖那身刺,有了危险信号还是赶紧逃脱才是上策,实在逃不脱再用刺来进行防御。我在那里自作多情,也不知小刺猬能不能感应到。
我家后山上这只小刺猬一看就是小不点儿,身形比我的拳头大不了多少。它肯定是偷着从家里溜走的,这么个小东西,爸爸妈妈怎会放心让它自己出来呢?
我又看了一会儿,它还是一动不动,像死掉了一样,我只好对着这个圆球拍了两张照片,就下山了。我们没有真的离开,走了几步之后就停住脚步,静静地观察小刺猬。果然,它认为警报解除,就打开了合包的小腿,小脸也露了出来,然后贴着草皮,速度急快地溜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