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薪阶层一枚,生活用钱基本是够用的。该用的钱总得要用,谈不上节俭;一直觉得浪费可耻,自然也不会浪费。如果本月超多用钱,来月就会节俭些,算是多来多了,少来刚刚够的状态,所以没多少钱借给别人,更没向别人借钱的道理。
谈钱是敏感的,生活上经常有人讲——合作生意容易伤感情,借钱更容易伤感情,甚至伤感情到让双方变成陌路人。静静回想发现,周围这种事情确实太多太多,但对我来讲,这样的事情似乎未曾发生过,在这方面倒真有点心得。
借钱给别人和向别人借钱的道理基本是一样的。
1:首先有感情基础——通常是兄弟姐妹之间,亲戚之间,同学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等等,如果没感情基础为前提,借钱是不应提起。但这里面讲究个深厚,互相感情越深,当然是更容易借到钱,更容易借到更多钱。
2:要有信任基础——信任基础包括很多内容,一是个人信用,如果个人信用足够好,本想借一万元,对方手头宽松的话,有可能借给你两万,反之亦然;二是个人收入如何,如果收入稳定又不错,自然能得到更好信任。
3:要讲究人格魅力。何谓人格魅力?比如一位亲戚,不辞辛劳工作,不乱花钱,总是安心照顾小孩和双方老人,并且深刻意识到钱来之不易,意识到跟别人借到钱后,有想着尽早还回给人,用另一个词语形容就是思想品德好的人。虽然目前收入微薄且不稳定,但有困难缺钱用,是应该倾力帮助的;再比如有一个同学,人积极上进,不做坏事,讲究信用,平常更重感情,处事有方寸,也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好的人。现有个年纪了,一事无成,好不容易找到一门生意,既然还念同学情份,借钱给他帮帮忙也是应该的,要不同学关系继续下去自然变得淡薄。
当然了,借出去的钱要心里有底,有思想准备。如果是做生意的,生意不好钱不能按时还回来是经常事,一要有胸怀接受,去体谅;二是不能过分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这方面开始借出时侯就要量力而行,考虑周到。
有感情基础的人很多,如果仅仅因此就随意借钱,没做其它方面考量,结果就容易如开头讲的——伤感情!
如果工作稳定信用好的人,通常会向银行借钱,因为谁都懂——“不求人,格自高”的道理。
所谓救急不救穷,确是正道理。没能急用之外再多借钱来满足自已额外的欲望,毕竟谁赚钱都不容易。
如果有一定感情基础,有一定信任基础,一个人思想品德又好。这样一个人需要帮助,条件允许的话更应该去帮助这样的人。如果帮助了这样的人,不能按时还钱,那肯定是他遇上更大的困难,还是应该多体谅,多包容,多鼓励!如果这样的人玩消失,有一种原因是因为愧疚(这当然不是好的行为,不管怎么样,应该说清楚原因)。如果是自己看错人,是真的突然玩消失,那就当重先认识这个人,损失要看淡。但这种事情发生概率非常低。
另外,向一个月收入三千元的人开口借四万元、五万元有点多。
借钱生成后,双方都不应随便向第三人说起。
能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就更好了。
总而言之,双方都把感情看得比钱重要,那么就不会伤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