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到的知识怎么应用起来呢?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最近接受到了许多方法论的东西,冰山模型,天赋sign说,结构话思维(即将面临的面试的考察形式,惊),拖延症疗法,积极心理学,记忆进化与遗忘。越是接受到了越多的方法论,就越能倾向于寻找方法论,殊不知一昧的寻找方法论也是一种肤浅。
大脑却是喜欢这些方法论的东西多于具体的知识,但是方法论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存在的,方法论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
在今天我get了三个方法。
1-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核心。
其中提出的突击大学期末考试的例子我感到活生生的真实哇,然而要掌握这百分之二十的核心往往是要花费百分之八十的精力。而这百分之二十的核心的把握也是对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抓不住核心的人只能白白浪费时间精力。忽然就开始觉得老师讲课前阐述(重难点),考纲的必要了,只是以前确实没有这样的意识。
2-知识问题互相靠。
要有意识的把知识投影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去,用自己的例子或经验来深化知识,重塑大脑链接。
有意思的是,一篇簇拥之声中看到了一个清醒脱俗的反调-其实我们的学习也可以不这么功利,仅仅沉浸在享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前者是方法论,后者是类似于阅读这样的(知识)。
3-系统化,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本书是今年大约一月份时看的书,但书中学到的东西却没有被持之以恒的刻意运用起来。要善于找师傅,善于提前做规划,迅速掌握一个知识的核心,刻意练习。
做一件事之前,多想想,不会浪费太多太多时间。却会有很大的作用。加油,从今天开始给自己写小纸条提醒自己行动走在思想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