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展的多样性”带来的思考
本周阅读了《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文章围绕“语言发展”的话题展开叙述。其中“语言发展的多样性”强调“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时保留自己的传统语言是十分有价值的。”的确,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但最近几年,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明显感觉到,很多孩子已不会讲海南话、临高话、黎话、苗话等海南方言,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濒危状态,有的甚至徘徊在消失的边缘。
国家每年9月都会举办普通话推广宣传周活动,今年已是第20届,推广应用呈螺旋型上升,效果显著。推广普通话本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语言隔阂,利于交融与发展,但一些偏远地方推广普通话却日益让方言成了现代化的牺牲品,令人惋惜。近半个世纪以来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汉语方言流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保护方言显得有些迫在眉睫。
学生如果拥有充足的学习每种语言的机会,是能够同时学会两种语言的。与其为学会一种语言而放弃另一种语言,还不如能同等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成为平衡的双语者。但在“班级中的方言差异”的内容中,作者谈到教师“应该把焦点放在让学生学会更加正式和书面的语言形式(或在本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我想如何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最重要的汉语方言,如何让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少年儿童有机会学习方言、使用方言,这是带给我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