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这本书传授的是写作之“渔”。作者在本书之中,从写作的其中三个支柱:结构、风格、可读性入手,总结了20条有普遍适用性的写作原则,反复运用这些原则,能成为写作技巧出众的人。结构是文章组织以及表达的顺序;风格是文章的写作方式,包括如何使用恰当的例证支撑所写内容;可读性是说文章看起来更舒服,跟表达方式、写作材料的视觉愉悦感和易读性有关。就好比要盖一座房子一样,先打地基立框架,接着砌砖补墙体,最后装修定内饰。
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1.开门见山的说重点。多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方法。最重要→次重要→次重要→最不重要。
避免运用:最不重要→次重要→次重要→最重要。
2.总分结构。把整体分解成2到4个主要部分,接着在不同的段落运用引导句,详细阐述这些观点。不同的是主题句归纳的是文章或报告中一个单独段落的内容,而引导句总结的是一整篇文章或报告的内容。将引导句放在文章开头以提示接下来的内容,突出将要讨论的事项以及这些事项的讨论顺序。引导句中的每一事项,在文章或报告的正文中应延展为至少一个独立自然段。
3.善用衔接词。使用转折词提示写作的方向。但是、然而之类的“转折”词被称作语言的交通灯,它们有四大作用: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表示说明的词语包括“首先”、“其次”、“比如”和“譬如”;“因此”提示总结;“然而”提示比对;“而且”提示递进。
4.六大写作基本结构。使用六大基本写作结构,使观点的顺序安排得当。写作很大程度上是排列观点陈述的顺序并对其进行强调。在顺序方面,我们希望观点能逻辑性地展开,这通常指最重要的观点要最先被人看到。在强调方面,我们希望最重要的观点得到最详尽的阐述。写作中最常用的六种结构包括:范畴结构;评价结构;时间结构;比较结构;线性结构;因果结构。
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1.准确表达观点。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内容。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比如说,你要写一篇关于苹果的文章。不是所有苹果都一样,你要写哪类苹果?苹果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味道如何?口感怎样?产地是哪?当人们读完一篇文章后,能长时间记住的往往是其中的事例和细节。
2.恰当使用例证。辩论人士有句格言:“没有论证的陈述应当受到无理由的反驳。”如果一个人说“紫色波点比基尼真是难看极了”,但不给出任何证据来支撑这一陈述,另一个人完全可以说“你错了”,而且也不需给出理由。在打草稿时有一项十分有价值的技巧,就是在写完之后立刻加上“例如”来强调你想表达的观点,以支撑自己的陈述。注意在实践中,作者要决定文章中“例如”二字的去留,尤其是当你想让观点和分论点顺畅连接时。
3.简洁易懂。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你的观点。简化写作最基础的方式是使用较简单的词汇。本原则表达的观点是,在日常写作中,作者应该使用较简单的词语。这并不是指在写作中完全不存在使用“大”或更精准词汇的情况,而是指作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思考,针对特定读者什么样的词汇才恰当。
4.注意写作的忌讳。少用长句;删除不必要的词;不要用太多的限定;不必要的自指。
三、让文章读起来更舒服
1.合适的排版。在文字周围增加更多空间,以增强可读性。提高文章可读性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增加文档的页边空白。同样,用空白行把段落隔开,避免一大块文字,紧贴页面边缘可以使文章读起来更轻松。
2.使用可读性工具。粗体强调重点;斜体具有艺术效果;破折号用于改变句子结构;项目编号(·)是转述信息的有效工具,尤其适用于不需要正式句子、以简洁的短语表述信息的情况;列举涉及对要点的编号。在整理观点或数据时,用数字列出项目更正式,而且清楚明了。
3.使用标题或提要。标题可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如果没有标题,读者将无法高效地获取信息。
提要是概述商务报告或个人论文整个章节的有效工具。
4.回顾和反复修改。直到你的文章改到无可修改,否则不能说已经完成了。很少有作家能够一气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大多数写作高手需要至少三遍稿才能完成一篇短小写作。以一篇求职信为例。首先,把想法写下来;其次,编写内容、增加细节、串连整篇文章并修正;最后,重读全文,再稍加改动。自己文章中喜欢的部分可以称为“花儿”,不喜欢的部分称为“灰尘”。当集中精力专注于“灰尘”时,你试图完善它,然后某一时刻,你出乎意料地发现,这些部分也变得像某些“花儿”一样,甚至更好了。这是个让人极其开心的时刻,你能因此受到鼓舞,获得能量。尝试完善其他的“灰尘”,直到一处不留。然后,回到最初“花儿”部分做进一步的改进,从而将作品再提升一个等级。写作就是一个不断创造“花儿”和塑造“灰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