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书是《买买买时代的行为经济学》,讲了三个内容:损失厌恶心理、聚光灯效应、替代性报酬。
01 损失厌恶心理
朋友约我去南湖晨跑,我断然拒绝了,因为我已经习惯在金花茶公园跑步。如果我去南湖,来回要坐一站地铁,而且跑一圈要8公里;而从家到金花茶,只要走几百米就可以开始跑,一圈1.6公里左右,跑两圈半,剩下半圈就可以走路活动筋骨,回家洗澡上班,时间刚刚够,完美!朋友说,你的梦想可以是星辰大海,为何要纠结于这半亩水洼!不试试8公里,你怎么知道自己有无限可能性?说的对哎,我连尝试都没尝试,就拒绝了,因此,错过了更多可能,更好的风景。
不仅生活如此,感情也是如此。一般上一段的情感遭遇会直接影响下一段的投入比,但是因为怕受伤害就畏手畏脚拒绝一些幸福的可能,那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
『损失厌恶心理』导致的不敢轻易尝试或放弃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行为模式。只有保持开放心态、多与信任的人商议、正确权衡利弊才能不断减少『厌恶风险』带来的弊端。
02 聚光灯效应
常言道,你没那么多观众,不要活得那么累。比如说,在公众场合出过丑,被别人嘲笑过,就会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不能忘怀,觉得大家都会记得这件事,自己真的好糗!其实这真是你的错觉:大家对我们的关注度,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胡思乱想”往往是我们中了『聚光灯效应』的圈套。破解方法是,不要让过去的失败蜷缩在内心深处,真实地观察外在的环境,人的焦点有很多个,你并不是唯一一个。
03 替代性报酬
惰性谁都有,想要自己行动起来,最好就是运用『替代性报酬』的策略。
替代性报酬通过对人动机的影响,从而支配着个体的行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外激励因素。比如,长期处于加班忙碌状态的人,对加薪的渴望远没有休假来得兴奋(原谅我说瞎话了,其实加薪和休假都很重要。)。老板为了让大家安心加班,完成预期工作目标,承诺加班结束后给以员工补休假,员工的积极性会被激发出来,超预期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