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际会,接触到了阿德勒思想,只看了他的《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这两本书,非常受益,分享给大家。
我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抱怨:“因为某某以前对我做了什么什么事情,伤害到了我,我恨她”,因此感到无比的烦恼,亦或伤心,愤怒。这属于人际关系的烦恼,其实,一切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解决这一烦恼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该怎么办?”。
面对人际关系的烦恼,解决的办法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唯一需要的就是勇气。阿德勒是支持“目的论”的思想者,意思就是说,当你抱怨他人的时候,并非是他人真的很招人恨,而是你没有跟他进行交往的勇气,于是不断搜集证据,来证明这个人不值得我跟他交往,或者是发现自己换上了脸红恐惧症之类的毛病,无法和他交往,这些都是勇气不足的表现。其实心理创伤并不存在,影响你的只是你对过去的看法,当你不再需要为自己勇气不足而不断搜集证据和理由的时候,过去的事情也会发生改变,“可恶的他人”也就随之改变。因此,过去只是每一个人主观认为的过去。过去并不存在。
要解决类似上述的人际关系的烦恼,只有勇敢迈出第一步,下定决心成为他人的朋友,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会面临两个结果,被拒绝或者收获到幸福。当被拒绝的时候,悲伤就尽管悲伤,然而你依然要保持自己的勇气,继续往下走。对于你来说,你能做的就是迈出第一步,这是你的“责任”(体现了你的勇气),而对方怎样做出回应,这是对方的课题,你不需要因为被拒绝而烦恼,因为这是对方的“责任”(体现了对方的勇气)。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和对方成为朋友,那么即使被拒绝,你也依然会做好身为他的朋友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爱你,与你无关”,实现课题分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放弃,这是你自己的课题。关键是你要明白,你需要为自己选择负责,不论选择什么,都是你自己的课题,也是你自己的自由,人际关系的王牌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当你想尝试迈出第一步,试着成为他人的朋友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和“信赖”。这是件非常重要,且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耐心的事情。
先说说尊重。
尊重,就是实事求是的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他的独特个性的能力;就是要努力的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不要试图改变或操纵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展示你的尊重,这是构筑人际关系基础的办法。通常,尊重会传染,就像一个弹力球一样,你弹出去,它就会再弹回来,你就会收到别人的尊重。这时,你可能会问了:“可是我都没有受到别人的尊重,凭什么尊重他?”这就需要你拥有勇气,迈出第一步,总要有人先开始,有付出才有收获。
再说说信赖。
我把他当朋友,就应该信赖他,即使他说了谎话,我也愿意相信他。这并不是在教大家做个没有脑子的“傻瓜”,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很重要,而这里是想告诉大家,要拥有勇气。是的,又是勇气问题。只要是人际关系,就一定会有受到伤害的感觉,但是选择继续信赖他,继续做朋友,这就需要极大的勇气了。同尊重一样,勇气是会传染的。当你不断拿出你的勇气的时候,对方可以感受的到自己一直被你信赖,我相信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接受的你信赖,从而信赖你,成为你的朋友,人际关系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只有先付出,才会有收获。信赖其实就是尊重,都是无条件的信任对方,从对方的兴趣,观点出发。
最后,还想说一说关于教育方面的思考。
说到教育的目标,通常大家会说,为了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其实就是可以自立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立。人类相比地球上的一些动物来说,可以说本身是一种脆弱的存在,共同体感觉的来源就是这种脆弱性,它促使人类获得“归属感”。获得归属感的唯一办法就是自我认同,不再寻求他人(老师父母)的认可,我的价值由我自己决定,这叫自立。而实现自立这一目标,入口应该是尊重。
我们刚刚说:尊重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纵眼前的这个人,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按照这一逻辑,如果你的学生去网吧通宵打了一夜游戏,身为老师,能做的并不是批评,说教,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关注他的兴趣,他的心灵和人生,并投入其中,试着和他成为朋友,让他随着自己的天性发展,这是最大的尊重。批评,训斥,体罚等属于暴力的交流方式,目的只有一个,让对方屈服于自己,这是在干涉学生自立。学习最终的结果由学生自己承担,因此,这是学生自己的课题,教师能做的就是尊重学生自己的决断,并帮助他做决断,仅此而已。
此外,不批评,也不能表扬。表扬,是强者对弱者说的话,本身就包涵着看不起。而表扬还会滋生出竞争和嫉妒。我知道有很多学生希望获得老师的认可,他人的表扬,但是,这并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归属感,真正的自立,因为这是他人的认同,而对他人认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当自己没得到表扬,别人得到表扬的时候,就会产生嫉妒;当自己想获得表扬,怕别人抢先一步的时候,就会产生竞争。真正可以帮助学生自立的,是“自我认同”。当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自己,内心安宁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也不会在意他人的评价,自己的一切都由自己作主,这时,他就真正自立了。
因此,对于教育,不能表扬,也不能批评,能做的只有尊重。最后,还想说一点,教师不可能是救世主,不存在拯救某个学生,如果当某个学生对他说:“真的感谢您,要不是……”,这并没有帮助学生自立,而是让学生感觉没有教师的帮助,他不会成功。而想要通过拯救他人使自己获救,通过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来体会自己的价值,这是无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会陷入的一种优越情结,称之为“弥赛亚情结”。
说在最后的话:关于教育,不批评也不表扬,我不知道有没有老师尝试过,也不知道这样做,班级会变成什么样,更不知道该怎样展示自己的尊重,问题还有很多。写了这么多感想,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完并且产生共鸣,希望可以遇到同行者,一起探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