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孩子幼儿中班时
从孩子2岁开始读绘本给她听,4岁开始每天坚持读,绘本成了孩子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去到哪我的包里必须得带上1,2本绘本,没有带的话得要我现编故事。哪怕这样,我的孩子依然没有能在这样的亲子共读中认识很多字,更别说能自主阅读了。
在孩子幼儿园中班时,我很是幸运遇到了松居植的《幸福的种子》,我慢慢地放下功利,只是享受每天跟孩子亲子阅读的美好时光。又继续每天跟孩子快乐地进行着亲子阅读。就在孩子中班的第二个学期,突然有一天,孩子回来跟我说,老师让她当小老师给小朋友们读绘本。又突然有一天回来跟我说,被选上当小广播员每天中午读广播稿了。一个又一个“突然有一天”“不经意间”就在我们每天平平常常地坚持中出现着,这都是源自我们这样只感受快乐的亲子阅读,不经意间认识了很多字。我想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馈赠吧,无意求而得不是馈赠又是什么呢?
正如松居植所说的,图画书不是用来学习知识的,只是用来感受快乐的。当我放下功利,在我们感受快乐的亲子阅读时光的时候。慢慢地我心境也变了,在亲子阅读中心态也更平和了。与其说那些真善美的绘本,那些唯美的绘画,震憾心灵的文字,滋养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如说滋养了被世俗打磨过的我。我们大人尚且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又何况孩子呢?放慢一下步伐,等等孩子也等等自己,会有意外收获的。
场景二:
小学舞蹈团
孩子刚上一年级的第二天,就被学校舞蹈团选上。舞蹈是孩子学校的特色课,能成为校舞蹈团的一员,好像是该校学舞蹈的孩子的一种荣耀。
开始我也蛮开心的,终于不用在外面找学舞蹈的机构了,免去接送的功夫。
但随着孩子每天早上6点起床,下午6点放学。另外孩子是因为的柔韧度很好被选上的,但是手脚的力度很弱。所以每次到练习力度的动作时,总是被老师叫在一旁静静看老师和小朋友们练习,而自己在一旁孤零零地练基础力度。当一个老母亲听女儿描述这样的画面时,心里真的很心疼。细想:我又不是希望孩子走舞蹈这条路,在外面机构也可以上的,用不着在这耗时又伤心,几次我真的想直接给她退团了。
从三四年级开始,孩子在舞蹈团也历练了几年,所以成了舞蹈团的主力军,故而很多活动、比赛之类的都需要花时间,平时共需练习2个半小时,早上1小时,下午1个半小时。遇上时间赶的,有时一两天不上课,全天在舞蹈室排练,有时三四天不上课,又是呆在舞蹈室,我都诧异了,到底哪个才是第二课堂,为此孩子的数学有些吃紧并直言不喜欢数学。
想到这些真希望她退团,但是孩子没有退团的想法,孩子觉得跟班上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练功很开心,并觉得自己可以应付的。也是在孩子坚持的过程中,她尝到坚持练习后的成就,妈妈,我可以做这个了可以做那个了。等等孩子,让她有时间去验证自己是一定行的。我不是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真的是需要耐心等一等,需要放慢一下步伐,放下自己的焦虑和孩子凡事优秀的急切的心,等等孩子,不要越俎代庖,也会有意外惊喜的。
场景三:
小学三年级
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当班长,一直到三年级也是。刚上三年级的时候,由于孩子的数学并未能次次100分或者说在班上并不是数学最拔尖的那个,数学老师作为副班主任,她希望最拔尖的那个来当班长,所以跟正班主任建议换班长。当正班主任跟孩子说的的时候,当天晚上,孩子还是很伤心的,我清楚地记得,当天晚上我抱着瘦小的她安慰了很久,还拿出很久没读的绘本读给她听,现在想起心里隐隐作痛,才9岁的孩子却要承受这些。但那个年轻的数学老师想不到的是,她一门心思想那个来当班长的孩子,最后也没能当上班长。每个想当班长都轮流当一周,两个月轮流完,到最后孩子以绝对高的票数又当回了班长。更想不到的是,几年后孩子在小升初时,却是因为数学成绩突出而被选进信息班。
……
妈妈,力度是需要不停练习的,哪怕天生这方面比较弱也不怕。
妈妈,我开始帮他们带轮流当班长的纸条给老师,心里是有些不开心的,后来我发现他们当班长有些方面做的确实比我好,但我是会向他们学习。最后我的述职发言,同学们都很认可,太开心了。但是以后我觉得有比我更适合的,我会主动向老师推荐,我觉得这些并重要,重要的是我好像有些看开了。
妈妈,学习和舞蹈并不冲突,时间调配好就行了。
妈妈,数学其实不难,还蛮有趣呢。
妈妈,老师今天出得奥数题我是第二个做完;今天我第三个做完;今天我是第一个做完哟。
……
凡此种种,我相信这绝对是孩子人生的一大笔财富。如果我没有放慢自己的步代,而是去干涉、参与并一意孤行做决定,孩子又哪会有这样丰富的人生感悟呢。
很是感谢自己的慢一慢等一等,等来了孩子迎接挫败的勇气、宽容、度量、毅力和反思总结,直面挫败的坚强的练就。记得五年级第二学期,孩子自己决定退团时,写给老师的一封感谢信,我被孩子感动地热泪盈眶,永远记得孩子在信中的一句话:在坚持中赢得自己对自己的佩服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