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由“鼓曲”说开去……
昨天展演,今天讲座,鼓曲艺术家们,您们辛苦了。
我发现,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无论是演出,还是讲座。
我还发现,即使是同一门艺术,不同的艺术家表现,风格也不一样,甚至相差甚远。就像人,都是“两脚动物”,可模样、声音、性格都不一样,有的能成为孔子、甘地,有的能成为希特勒……
我又发现,即使同一个艺术家,表演不同的作品,有的很好,有的却不好,就像有人就适合演小丑,有的适合演正派,有的适合演这类作品,有的适合演另一类……这就需要演员“自知”,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像我们选择人生,有的适合当官,有的经商很好,有的天性就是艺术家……如果有艺术天赋的人,却被迫走上了仕途,不但他自己不开心,而且还会被别人嘲笑,甚至给国家、社会带来灾难,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宋徽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我发现,即使同一个艺术家表演同一个作品,也有不同,因为舞台变了、观众变了、灯光变了,环境变了……你就得变。
我又发现,即使都没变:同一个艺术家、同一个作品、舞台相同、观众一样、灯光也是同一个灯光师调的、角度温度色度等都没变……所有我们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没变,可实际上,也“变”了!什么变了?人心变了!演员的心变了,上次演出前没跟老婆吵架,这次吵了,而且很凶,嗓音都变了,演出能不受影响吗?观众的心变了,上次看这个节目时,刚谈了一个项目赚了一百万,这次赔了一百万,以前那段时间事事顺心,现在出门儿都能让大马路绊个跟头、喝凉水都塞牙,您说这种状态看演出,它能跟上次一样吗?
“变”是正常的。“变”是绝对真理,马克思说的“物质是运动的”就是“变”,佛家说“无常”也是“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也是“变”……没有不变的。
正像琴书艺术家姚老师今天讲座时所言:咱们的艺术要“变”,必须变,要紧跟时代,这个时代再抱着传统不“变”,这个不能动,那个不能改,对不起,淘汰出局,毫不客气……时代变了,观众变了,演员不变,能行吗?肯定不行!不要埋怨观众,要反思自己……要想观众之所想,要与时俱进……年轻人喜欢流行歌曲,我就在琴书里加上流行歌曲,大家都喜欢……当然,“变”也要注意“度”,变过了,就不是琴书了,不够也不行,不够,观众不喜欢,“度”很重要,拿捏准不容易:演员自己思想要开放,还要去群众中反复演出、实践、体验生活……近几年,我们走遍了几乎中国所有的大学,还出了国,到哪儿演琴书,人都喜欢,包括小年轻们……我今年八十了,唱了65年琴书,还在变,你们更要变……我徒弟杨珀,十九大代表,前几天跟着省长去北京开会了,她14岁就唱琴书,唱了40年,唱成全国人大代表了……这是琴书的荣誉,是鼓曲艺术的荣誉……也说明国家对咱鼓曲、鼓曲艺人很重视……不是观众不喜欢,不是国家不重视,政策多好啊,投入多大呀,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这个时候好!!……咱要研究观众、研究时代……要取得领导、媒体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只要有让咱去演出的,咱就去,不讲任何条件,只为争取观众!!……我的师父邓九如只有我一个徒弟,我也有几个徒弟,我的徒弟们也有几十位徒弟啦,我们的艺术还走进了学校,很多娃娃也正在学……我们有未来,而且很美好……
嗯,变,拿捏度,团结一切力量,争取一切机会,实践,传承……
一个字:干!
【观摩2020年11月山东曲协主办的“鼓曲展演及讲座”之后,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