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喜欢买乐高,永远买不够;
孩子每次超市都要买很多零食;
孩子会把特别贵重的物品送给同学;
看别人买了最高配的电话手表,孩子很羡慕;
……
这些问题是每位父母都会遇到的困扰,正因为如此,常常会有家长来咨询这些方面的问题。与很多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之所以有这些方面的困扰,首先是因为父母对自己在金钱方面的价值观并不是很清晰。
所以在处理孩子花钱方面的问题之前,最有必要的是先梳理一下自己与金钱的关系。前两天有位妈妈非常有勇气地迈出这一步,借助我的线上的课程,深入了解了自己的金钱观。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她和金钱都过什么样的故事吧:小时候,妈妈常常对她唠叨着说:不能浪费,可能在买了一些不在妈妈期望的东西时就会被认定为“浪费”。而爸爸因为职业的关系,常常有人有求于爸爸,常常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对孩子传递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往往牵扯到利益,所以并不牢靠。
首先,这些成长经历是如何影响一个人与金钱的关系的?
妈妈常常说不要浪费,再加上与妈妈的关系小时候有些不够亲近,所以她对此做出了决定:要努力赚钱,需要靠自己的能量去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有钱就花。这样的决定有好的一面,就是努力赚钱,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却是也带来了困扰:花钱成了一种你习惯,甚至有时都有些铺张浪费。
爸爸常常表达的是: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往往牵扯到利益,所以并不牢靠。对此,她做出的决定:爸爸说的是有道理的,所以在成年成家之后,开启家庭的生意时,也越来越认同爸爸这样的观点。当然这样的影响也会有一些困扰,那就是不能主动与人太过亲密,所以很难与他人自来熟,以至于在人际关系上有一点小小的困扰。但妈妈也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逐渐要学会去区分朋友与生意伙伴,从而做出不同的交往策略。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会发现,家庭成员对于金钱的态度,往往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价值观。而形成的价值观,又会影响这个孩子的成年生活所做的决定。
同时我们也发现,父母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必然有消极的一面。所以对于原生家庭,我们需要完整地看待,有的人只看到了消极面而对父母心怀抱怨,如果这样,说明我们还需要再继续成长。有的人只看到了积极面,却没有觉察到确实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尤其是一些事情上的决定,甚至影响着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
比如,前段时间我对一位爸爸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爸爸在自己小时候,他的妈妈常常告诉他赚钱不容易,很辛苦,这个孩子因此建立起来的金钱观就是很多东西都不能买,要节省。所以,无论是在买一件衣服,一袋水果,一个电脑的时候,都在思考如何更为省钱。当然省钱是好事,只是为了一味地在小事上省钱,可能会失去很多的时间去培养自己赚钱的能力。
可见,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给与的回应,会影响着一个孩子内在价值体系的建立。也许会发展出和某个家长一致的观念,也许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到底会偏向哪一方,比如,特别省钱的妈妈,他的孩子可能会比妈妈还会省钱,也可能会非常的铺张浪费。到底偏向哪一方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某个人的关系如何。当你特别认同某个人,与他的关系比较顺畅的时候,往往会认同她的价值观,当你与某个人的关系不是良性时,往往会因为排斥而走向这个人价值观的极端。
第二,这些影响会持续终身吗?
上面,我们看到了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那么这些影响会不会持续终身,而无法改变呢?当然,价值观的形成是每天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的,当然是相对稳定的,但不代表着一成不变。
就比如上面第一个故事中的妈妈,当她觉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利益而不可靠”已经在影响着她的人际关系时,就开始做出了调整,她非常智慧地寻找到了一种调整的方案:区分打交道的人,是朋友,还是生意伙伴。
再比如,上面第二个故事中的爸爸,当他觉察到自己的匮乏感的时候,便开始了探索与成长,听理财方面的课程,了解自己的匮乏感的来源,慢慢地意识到:人,不是一味地省钱,而是要开拓自己赚钱的能力,比如开发新的项目,比如花钱在自己的学习上提升自己,比如能用钱解决的小事就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而把时间用来提升自己。
所以,价值观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时候会改变呢?就在我们觉察到不舒服的时候,就在我们开始自我探索迈出行动的时候。
第三,对教育孩子有什么启发呢?
在我们小时候,父母的言行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同样地,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比如,内心深处的匮乏感,往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孩子的要求给予全部的满足,因为你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也总是带着这样的匮乏感生活。这样带来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被过度满足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得来的太过容易,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想要的,最终反而会不断地需要用金钱或者物质来填补内在自信的缺乏。
比如,铺张浪费的妈妈,也许已经意识到这样不够好,但却无力改变,那么就会把此投射在孩子身上。于是常常去要求孩子要节省,不要浪费。无形之中,依然是把自己曾经讨厌的来自妈妈的观念,再一次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
所以,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影响之后,我们就需要审视自己的成长,并且学会如何引导孩子合理地消费,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及能力,最终获得正确的,或者说不拧巴的,通过财富赢得幸福人生的价值观。
比如,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次购物欲望,不是满足,也不是拒绝,而是探究这个背后孩子的心理需要,再考虑如何满足的问题。
再比如,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让他在真实的生活中,面对自己的欲望,并根据自己拥有的金钱学会取舍。
这些养育的技巧并不是最有挑战性的,最有挑战的是你是否愿意迈出自我探索的一步,首先看到自己内在世界对金钱的观念,对自我需要以何种方式满足着。唯有如此,你才有深刻的领悟,也才能换来对每一天的觉察,从而有能力习得上述的技能与技巧。
希望你能迈出这样行动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