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感叹:很多事不得不去做,很多事想做却没能去做,还有很多事仅仅做了开头就没有然后了。若要追问一句,理由多半是—没时间。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呢?
蔡永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古代,我们不短信不网聊不漂洋过海不被堵在路上,如果我想你了就翻两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
这话虽然听着文绉绉,但确实说出了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时间管理上的区别,现代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早上睁开眼开始,我们的大脑就没消停过,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和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讯息。
这些庞大的讯息将我们一天工作和生活的时间拆散得支离破碎,不仅大块的时间没了,我们还从此患上了“碎片化时代综合征”。
要想治病,我们不能指望穿越回唐宋,而是要学会如何在碎片化的时代与时间为伴。
1、做好待办清单是成功的第一步
创建一个收集箱,然后将你一天当中需要做的事件写下来丢进去。
是的,一定要写下来,只有视觉化的东西才能解放你的脑袋,让你腾出精力来理清楚它们孰重孰轻。
2、划分好你的24小时
时间管理大神柳比歇夫,在其长达56年的时间管理岁月里,坚持记录每天所做的事情和用时,并整理成“时间日志”,他所用到的方法就是时间段法则。
每个人的时间段精力状态都不尽相同,凌晨两点一般是小偷精力最旺盛的时段,而你未必,所以,你需要按照时间、地点、人物、物品、环境、身体状况六个要素来制定出自己的24小时区间。例如:
时间:10:00—11:00
地点:公司
人物:我、公司领导和同事
物品:办公桌、电脑
环境:大家都在安静地做手头上的工作
身体状况:刚开完晨会,精力充沛
这样一个时间段,显然适合处理工作上棘手的活。
需要注意的是,时间规划最好是一个大概的区间,例如一个小时左右,因为人类并非机器,是需要时间管理韧性的。在安排前后两个时间段的事件时,要记得在中间留有空余时间。
3、早起为你赢得最大的一块碎片时间
一天之际在于晨,早上(最好是5点就起来)是我们一天当中最不易被干扰的时间段,你就是想发条朋友圈晒晒自己早起的战绩也得等上一个时辰才能收到别人的赞。
而且,大脑在得到前一晚充足的休息后,此时是反应最敏捷的时候,你可以利用好这段时间来处理一些最难啃的事情,俗称“三只青蛙”。
4、善待晚上时间
在远古时期,一进入晚上,人类就停止狩猎,聚集在篝火旁分享一天的收获,烹饪食物,陪伴家人,为第二天的狩猎做一些准备。
晚上在人类的基因里面,早已经被认定为一个休息时间,不应该过多的劳累,现代文明因为有了电灯,试图扭转人类千百年来的传统,造成的结果就是越熬夜越遭罪。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工作大可以在白天处理,与其晚上加班还不如早点睡,第二天一早起来加班,既高效又顺应了自然规律。
所以,到点了,你得敢去睡、才能赢得一个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