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了范蠡尽力辅佐越王勾践,通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战胜强大的吴国。在越国强盛之后,范蠡并没有贪恋权势,而是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退隐江湖经商,又成为名扬天下的巨富。
范蠡是楚国宛地(今天河南南阳)人,携带宛地令文种投靠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劝谏勾践忍辱负重向吴国称臣,越国经过十年生聚、十年备战,向吴国发动灭国一战,复兴越国,越王勾践一度成为当时的霸主。越国的成功,范蠡无疑是首功之臣,然而范蠡选择急流勇退,离开越国开始经商。范蠡离开越国后,在给文种信中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告诫文种不要贪恋权势,赶紧离开越王。文种看到书信后,便称病不再上朝,却被人进谗言说是文种要谋反,越王赐给文种一把剑,说:“你教我七种讨伐吴国的计策,我只运用了其中三种就消灭了吴国,还有四种在你那里,你替我前往死去的先王那里尝试一下那些计策吧。”文种于是被迫自杀。由此可见范蠡走的英明、果断、及时。
后世重复这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帝王不在少数,无论是汉高祖刘邦,还是明太祖朱元璋,都有过杀功臣行为,稍好一点是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和平方式解决这个难题。如果非要较真,也是极少数善待功臣的皇帝,譬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但对大多数开国帝王来说,共患难的者多,同富贵的却少,这一点不但表现在政治领域,在商业领域,尤其是创业企业更是如此。
为什么人“共患难易、同富贵难”?这是背后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成功后利益格局变化会造成矛盾冲突。人在患难时可分配的利益很少,几乎为零,甚至是负资产——债务和悲痛。勾践落难时,范蠡除了能一起陪同到吴国为奴吃苦,没有利益可供分配,这时没有利益得失可计较,容易团结一致。而一旦功成名就,蛋糕大了,就会涉及利益分配,分配上差异,会让人心理失衡。对于勾践来说,范蠡为他复国报仇雪恨这个大功怎么赏赐?即使江山分一半也不为多,这时容易出现无以回报巨大压力,从而选择干脆杀之的极端心理。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李勉在天宝年间担任开封县尉时,曾经私放了一个强盗。后来李勉官场失意,遇到了当年救下的那个囚犯,这时囚犯已经很富有了,还娶了妻子。他将李勉请到家里,热情款待,扬言一定要好好报答他。可他反复考虑,觉得给出再多钱物都报答不了这份恩情,囚犯老婆就说还不如不还,杀了就好,省的以后还有麻烦。好在李勉命不该绝,家里的仆人听到了这件事,连忙跑去告诉李勉这件事,让他快点跑,逃跑的过程中囚犯派去追杀他的人,被李勉行为感动,放了他一马,而将恩将仇报的囚犯夫妻杀了。这个例子充分说明恩情太重,会让想报恩的人负债如山,无以回报时选择除之而免除债务。
二是成功后见到共患难人时会想起“不堪回首”过去。人一旦成功,就会想自我膨胀,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为树立权威,就会极力避免暴露自己当初的弱点,以避免损害自己现有的形象。正如范蠡给勾践写告别信时,告诉了勾践,当年越王受辱时,自己不能替死,就心里抱愧,要以死谢罪。而李勉的故事中,被放掉的囚犯就感到,自己过去当强盗的黑历史被李勉掌握,李勉随时可能会揭穿他的一切毁灭他,因此为了掩盖自己过去的“罪恶”,选择灭口。
民间有个传说故事,说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一位曾跟随朱元璋一起放牛的儿时小伙伴,来向朱元璋贺喜,想讨得封赏。在金殿上这位小伙伴见到朱元璋,激动万分地说道:“万岁,你不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也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肚子里”。然而,还没等小伙伴说完,朱元璋就命人把他拖出去砍了。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背后却也有深刻的道理,就在于人都不愿意暴露自己弱点,而不光彩的过去正是成功人士的心理隐忧,若有人去揭自然会激起心理上反感,为消除这个隐忧只好除之。
面对这种与成功人士“同富贵难”的现实,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像范蠡一般,选择尽早地离开,这样或许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