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以一颗干净灵魂,向对童贞、无邪的孩子---苏小玄
(一)
这个时代,雌了男儿,雄了女子。我之所以创办女子学堂,不过是想做一点点呼唤,呼唤女子回归柔美,回归温婉,回归静净,回归上苍所赋予我们的本来面貌。。
(二)
始终坚信,一个举止优雅,端庄娴淑,心地光明,童心永在且散发艺术光彩的女孩儿,注定会得到生活更多更多的宠爱。
(三)
我反感那些大而无当的口号式教育。至今不解幼时学生手册上赫然在目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所言为何。
说文解字云: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好的教育一定是润物细无声的,要落实到一粥一钵,一言一行里。所以,我的課堂常常在书本之外。我希望孩子們学会安静(静则生惠,静而后能安)。学会小声说话,学会正确洗手(盆池之外,不可甩水),学会优雅坐立(勿箕踞,勿跛倚)学习善待自己,关爱他人,乃至整个世界(择善固执,止于至善)。
教育,倘能如此落到实处,落实到点上,以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小点(优点)为孩子們穿连成一条条直线,铺就明天的旅程,是为康庄大"道"也!
(四)
老子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了。少一点说教,多一些榜样的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孩子,让孩子们看不到教育的发生,教育却无处不在,真实地在影响着她們的心灵,悄然种下一颗颗美好的种子。
(五)
传技与传道,孰重孰轻?孰难孰易?想必万众芸芸,心间自明!
(六)
书法,写书而已。所谓家,却是写书与学问结合的产物。当今书法已沦为技术,或谓技巧,亦即把匠当成家了。
今天我们能得到的字帖,多为前人日常或做学问时信手拈來的生活碎片。一张便条,一紙家书,亲切,真率,当时情形仿如眼前。今人所谓作品,大都抄录前人诗词,并非前人诗词不好,书家自己的自性真情何在?那种用文字表达即刻时的暢意,快感,能力没有了,这样的书作便也死了。
当下,学书者多若牛毛,各种美院、师范,每年都成批成批的推出毕业生。当中不乏写字天才,把字写好总不是难事。想要把自己锻造成家,精力应该放在字外,此中道理,众所周知,几人为之?
(七)
教育倘不能落至实处,让受教育者禸化于心,极易沦为记问之学。导致高分低能,成为应试教育之牺牲品。当今之教科书规范头脑,湮塞性灵,可堪一哭。。。
(八)
不期学堂能夠培养出孟轲陶潜式贤才,但求能培养出几个"孟母""陶母"!
愿与有缘之人,同步学行,沐浴经典,清静自守,和光同尘,做慧心、知性、质朴、贤良女子!
(九)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摘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十)
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学会学习,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是会快乐一生,智慧终老的,始終堅信!
愿以一颗干净灵魂,向对童贞、无邪的孩子。
徐州九九女子学堂苏小玄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