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又到了,本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假期。可是暑期伊始,悲剧就发生了。直到到今天家乡的小镇上,依然还被传的沸沸扬扬的十几个孩子游泳在鱼塘游泳其中三个小孩溺水的事件。
很遗憾,这三个初一的小孩都没有被抢救过来。我看到的是现场发过来的视频,当时我看小孩的脚底已经是发黑了,但是抢救的村民依然没有放弃。而有人在打电话那语气都是颤抖的,说的是客家话估计认识孩子的家长。昨天看视频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捞上来了,在抢救但是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还有一个还未打捞上来。这视频已经在家乡的朋友圈里传遍了,我看着那两个小孩直挺挺的躺在地上,心里一阵发酸,旁边围观的村民发出了惋惜的声音。
事情就发生在隔壁村,十几个初一的小孩约伴去游泳。至于怎么溺水的,没有人知道。只知道这一口大鱼塘里,吞噬了三条年轻的生命。家乡的小镇本来就不大,发生点什么事情很容易就一传十十传百,相信孩子的父母很快就知道了。作为旁观者,看到这场面我们都忍不住悲痛,无法想象孩子的父母是如何面对这一切的,孩子的离开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和遗恨将会一生追随。事情发生没多久,各家长群很快都收到了学校关于暑期加强监督孩子安全的通知。可是有用吗?
每到炎炎夏日,那些清凉的河水池塘变相的引诱着孩子们前往,于是各地溺水悲剧就开始一幕幕地“上演”。是为什么如此频繁发生的悲剧,还是无法引起社会和人们的重视?除了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鲜活的花季少年,就这样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又做过些什么?上个月才听闺蜜说,她回娘家的时候隔壁家的五个六年级的小孩去游泳也是全部溺水身亡。像这种“溺水悲剧”,每到夏季,或暑假期间,各地年年都屡有发生,有的一次溺亡一两个,有的一次甚至溺亡多个。“溺水悲剧”俨然成了年年上演的“连续剧”。为什么?谁之责?
我觉得最大的责任在学校。学校在这方面教育宣导不够或者不到位,没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下江河湖海水库等游泳的危险性。清明和端午节我都提前回家了,我去学校接孩子的时候,每个学生手里都拿着一张红色的安全告知书,说是要家长签完字要交给老师的。可是当我问孩子们,平时学校有没有放过这样的电视电影视频之类的资料给他们看的时候,都说没有。明显,学校的责任并不到位。只是在放假之前告诉学生不要去游泳不要干嘛干嘛很危险之类,然后就一发一张红色的通知书,让学生带回去给家长签字就完事了。基层安全教育的缺失确实是普遍存在。可口头教育有用吗?为什么学校都不反省?教育监管部门又做到了什么?
还有事情的发生,肯定也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监管。现在的家长都很忙,忙着做种庄稼忙着挣钱忙着玩手机,没有多大的时间照顾孩子。大多的家长外出务工,把孩子扔给学校、爷爷奶奶。可是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叛逆期的时候,离开了学校,老师哪里还管得着。年迈的老人哪里还管得住!这些放养的孩子,就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哪里还想得起,放假前老师说的那句那属于危险的警告、出门前爷爷奶奶的叮嘱。
当然,社会也有责任。比如那张鱼塘刚好在路边,附近那么多人家,还有那些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看到有孩子在游泳为什么不及时制止?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冷漠了?记得以前上学我们会经过一条小河,有一次我跟小伙伴贪玩在里面玩水,被一个挑着铁铲经过的伯伯看见了,他用凶巴巴的语气让我们赶紧上来,玩的正欢的我们都不理他,后来他就扬言用铁铲打我们,才不得不赶紧上来。后来回家告诉了老爸这件事,却反而被他骂了。原来中午的时候水库会放水给农田灌溉,所以河水涨势会很凶猛。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好心人,很多人都以为反正这事不会发生到自己头上。可事实真的会如此吗?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接二连三、一年又一年的孩子溺水事件,都还没有引起重视吗?这可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呀,不能再让这些悲剧重复的上演了。希望不管是学校,家庭社会,还是相关的管理部门强强联合,多方加强对学生的监管教育监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而不是事后诸葛亮,或者是轻描淡写的口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