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偏自传性的记叙,这是我正儿八经写的第一篇小说。我本业是写诗,为什么想写小说了?有一个原因是我想成为编剧,但是只写剧本来出道,概率太小,写出优秀小说再改编为影视,这是目前常见且稳妥的做法。
写完第一篇小说进行一个复盘吧。《出差》主要有四块内容,1234,冲突的爆发点集中在第四块,前面都是铺垫。小伙伴们给我的一个回馈是啰嗦冗杂,迟迟没有高潮点,我也认识到这问题。
1、大纲人VS不大纲人
不过,先分享一下,写小说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大纲人,一种是不大纲人。大纲人就是你在写之前就有一个框架,设置好情节点,比如按照英雄之旅模式去写的话,有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启程——启蒙——归来,然后每部分占多少比例内容,都是非常明确的,也不会让你的故事方向跑偏。
我本来呢,也是采取大纲式写法,刚开始白纸上写了三幕,但写的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开展,然后,在每一幕情节概括中,只有简单关键词,用成语描述那时的头脑就是一头雾水。
所以,我变成了不大纲人,每次都告诉自己写1000字以上。然后坐下来写,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这确实有一点像冒险,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只有坐下来开始行动,人物才慢慢地发展下去。
2、开头很重要
第一部分写得还算顺利,首先是用了一个技巧,在不知怎么写时,开头用一句能够抓住人眼球的话,“你有杀过一个人吗”,这相当于是个锚点,故事的小船要靠岸了。构思着,我就想可以写自己工作有关的事,于是就架空到一个相对熟悉的领域里了。但我的锚点是偏向悬疑的,于是我就明白结尾肯定是有凶杀的,但具体是发生了什么,我心里也没谱。
不过,锚点这个方法是学会了。也就说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样进行故事,就写一句非常惊人的开头,这样故事场域便有了。比如:“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徐晓倩的妈妈聚众吸毒身亡。”;“我爬上了东方明珠塔。”;“李白是我的表妹。”……
你看,开头第一句可以化用新闻上的素材,也可以用历史人物,或者写一段长长的(狄更斯《双城记》、杜拉斯《情人》)。总之,你的开头要让人印象深刻。
3、拖延症的自救
说到《出差》第二部分,里面的发布会什么都是亲身经历过的,但地点、人物做了虚化处理。其实这一块和第三部分都有点偷懒,因为不知道写啥情节,然后有个念头是那就记录一下自己以前这样的一个经历就好了。
于是,把发布会这样的场景写下来,出现的问题是,写得不是特别精彩,平平淡淡。到了第三部分,这写得特别困难,因为我陷入了拖延症,虽然真正写好第三部分只花了40分钟,但因为还没有思路以及拖延心理,好几天都不知道该怎么样进行下去,直到周一要交稿时,才硬着头皮想,然后写出来了。
照理说,第三部分应该是故事“起承转合”中的转了,但为了方便,我就按照时间顺序,像写日记一样,把当天上午干了什么,下午干了什么这样写出来。这样做,真的懒,可见我的执念从较高预期到——完成最小成品。其中,唯一高要求的就是把语言变得流畅一些。这也是一种训练吧,不要让故事生硬,然后晦涩难懂。总之,白话方面我做得还是可以的,情节还需加油。
4、写五个结尾
最后第四部分我就早想怎么样结尾,跟挤牙膏一样一直挤不出来。但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快速写下来,把这个东西完成之后你才能去完成别的东西,所以我就硬着头皮琢磨,一句一句地写。
你说逻辑非常缜密吗?不是的,有许多需要修改的和提升的地方,而且某些情节会受惯有文化影响,靠近一般套路,沦为口水作。
之前呢,看到一个作家,他说他以前在练习写小说时候,就会训练自己。一个故事开头、中间写完了,就给它写五个结尾。他说寻找一个结尾很容易,寻找两个结尾也不难,但是要写出五个结尾都能自圆其说,那就困难了。你的思维、能力就那么几条路,走一条少一条,所以越写越困难。但恰恰是因为困难,每写一个,你的能力就像充电一样,把你的电容给扩大了。
我想我有没有这样大的决心和毅力,给这个故事写五个结尾呢?我现在是没有这想法,但确实写故事在塑造我,多思考多深入,就像最后结尾我想了很多,是我杀了人,还是小敏亦或郝来……有一种创世感,这是写作的魅力。
5、初稿就是××
最后呢,我想说长的故事有自己的一个结构,虽然我努力补充了一些细节,但这个结构如果立不起来的话,其实还是会失败的。另一方面,如果不按套路去写,横冲乱撞,或许也能乱拳打死老师傅,但这篇小说显然还没近老师傅的身。但是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没有丧失对自己的信心,主要海明威的一句话支撑着我,他说:“初稿就是狗屎。”哈哈,他尚且如此。
除外,这次练习,发现我在“对话”上可以加强学习。小说很重要的技巧是对话,可以说,对话占小说内容50%以上,对话用来塑造人物,像《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对话了不起,小说了不起。
再一次说最后,我认为刚起步,不要因此气馁,就这样坚持下去。然后呢在失败中、在表现不如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必须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