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说过一句话,“生命当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的,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因为它和我们人生的际遇是那么相似,无论是儿女情长,朋友知己,还是仕途功名,其实大多都是这样,当你凝望过去,过去也在凝望着你,而且只能望着了,又不能回去。
我们经历那么多,能跟着自己一起往前走的只能是一时一地一人一物,所以孤独才是人生的底色。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感觉却是相通的。
当我读懂这句话,我反而没那么孤独了,因为勇气会在孤独的缝隙当中生长出来最终支撑起我们的生命。
毛主席当年在湖南上大学时,常常身无分文,但却与蔡和森等好友每天过得很充实,读书写文章、谈论国家之事。可见,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才是真正的摆脱孤独。
“从古至今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地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地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地也。”
小时候,独自一人在外求学,到中年时,又越过了繁杂人世一个撑起工作和家庭,但是我却可以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游,一个人去做任何可能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春风拂面的夜,听着新鲜的音乐,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籍,还有如此刻一样写着读书笔记,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很丰富多彩,又过得很充实。
每个人内心可能都会有孤独之时,甚至是无助被孤独啃噬。但是要看自己如何来消遣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