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斜体字为参考资料原文
《传习录》原文:黄诚甫问‘汝与回也,孰愈’章。
先生曰:“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息之,非许之。”
译文:黄诚甫就《论语》中“汝与回也,孰愈”一章,请教于先生。
先生说:“子贡认为多学而识,要在见闻上下功夫,颜回是在心地上下功夫,所以孔子用这个问题来启发子贡。但是,子贡的回答只停留在知识见闻上,因此孔子可惜他,并非赞扬他。”
初读,心有戚戚焉。(心有戚戚焉,出自《齐桓晋文之事章》,意思是深有感触,心有触动,与小人长戚戚,含义不同。)认为认知上达阳明先生:知识多比不过三观正。也就是育人第一位,传知第二位。也就是现在大学大力提倡的思政教学要贯穿始终。
孰愈之愈不解何意,查百度:病好,较好,姓。(还有一解,忘了。记性就是如此差!刚刚查了,没有复制粘贴,凭记忆记录。这提醒自己,就是要强迫自己去记忆去理解,而不是好似多用功似的去做不走心的复制粘贴搬运工,看似费了功夫没能记全,但最起码现下这是自己的了,而不像过去看似收藏复制粘贴了数以千计的资料都被遗忘,真正化为素养呈现的几乎没有。坚持今天的做法。)
还看到了‘汝与回也,孰愈’的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颜回闻一知十,大牛!子贡闻一知二,牛!自己闻一能知一,已沾沾自喜。
还读到一篇博客:针对子贡的回答,孔子叹息道:“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字面上理解,是孔子自愧他与子贡在闻一知十的学习能力上,都不如颜回。但是王阳明理解为是启示子贡,而子贡回答没有弄清孔子问题的本意而感觉失望。如果真是这样理解的话,那么,孔子在启示性提问,没有得到正确的回答之后,作为老师,他完全可以直接指出问题,让学生努力啊,而不该答非所问就不管了。针对在学识上用功,还是在心地上用功,传习录中另有论述,可以参考思考。
我迷信权威,看到是王阳明的论断“圣人叹息之,非许之” 就一点怀疑这说法的意识都没有,就把此论断当做真理收入记忆库。博客作者评论令我省察:要对论断性的内容画问号,比如博客作者所质疑的王阳明所说孔子是真的孔子原意吗?再一个是敢于质疑专家权威。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在专涵养还是识见上,王阳明显然肯定前者。因为心学的要旨就是致良知,就是去人欲,存天理,恢复本性。所以说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以上假设是单就涵养心性或者识见而言。但实际上,二者并不矛盾,而是并重。 所以又引起《传习录》中另外一篇论述
“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空谈心性而不重视具体知识的学习,正是后世人批评攻击先生《心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但实际上,王阳明从来都没有只空谈心性。相反,心学谈去人欲,存天理,谈致良知,一直强调要在事上磨,讲求也是涵养,不讲求是涵养之志不真切的弊病之一。
学习博客作者同一主题联读的做法,以便前后印证,理解深化。本来博客作者对王阳明的批驳使我放弃自以为收获的真理,但再看作者一步步接下来的论证,又对真理生出辨析看法。
博客作者闻一知十令人佩服!我这闻一知一也许一也不得,着实汗颜。但今天能够自觉停顿多篇阅读加反思,我也做到了闻一知五。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冷眼看之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engyankzh
《传习录》之‘汝与回也,孰愈’篇 (2013-02-27 1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