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巍的《蓝莲花》开篇唱道:“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约三五个好友,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失为人生中一桩美事!这次有幸体验了一回,一路欢歌笑语,各种惊喜不断。
险中蕴秀的“紫荆关”、幽谷奇险的“飞狐峪”;辽阔壮美的“空中草原”、民风淳朴的“暖泉古镇”;雄伟壮观的“平型关”、边关冲要之“恒山”;西域情调的“云冈石窟”、气势雄伟的“大同古城”;不仅开阔了视野、增加了阅历,更增进了我们的革命友谊。为方便回忆,简单写一游记。
先上一张此行的路线图
5月11日早上6:30在火器营地铁站接上老高夫妻,沿河边上阜石路到金顶西街接上东生,上六环走京昆、涞涞、张石高速直奔紫荆关长城,早上人少车稀,一路畅通,8:30来到关下。
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宋时名“金陂关 ”,后因山上多长紫荆树而改名。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与二关并称“内三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一。关城东为万仞山,城西为犀牛山,城北为拒马河,城南是黄土岭。紫荆关城就建在这依坡傍水、两山相夹的盆地内。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内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古人对其地势和军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盘道之峻,北负拒马之渊,近似浮图为门户,远以宣大为藩篱。一关雄距于中,群险疵于外,规模壮丽,屹然为畿辅保障。”
上一张此行全体成员图
现在的长城上紫荆花不见了,槐花倒是不少,几个人吃槐花的视频传不上来,不过偷摘槐花的媳妇和老高的吃像“有幸”保存了下来。
吃槐花虽然让人笑的肚子疼,但后面的“跳崖”更让同志们兴奋,看看各自优美的姿势。
下山看到一小院,干净整齐,门前两颗小树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尽兴之余,驱车走G112穿蒲阴陉奔涞源。《读史方舆纪要》曰:“紫荆、倒马二关,隘口多,守御难遍,内达保定、真定皆平夷旷衍,无高山大陵之限,骑兵便于驰突。惟居庸重岗复岭,关山岩固,三关之守,居庸险而实易。”百闻不如一见,走过之后才明白当年成吉思汗和瓦剌为什么都分别从这里攻破燕京。记不得在哪本书上看过,说北方骑兵南下攻北京,若走居庸关十次有八次都失败,但走蒲阴陉十次有八次都成功。所谓的蒲阴陉即拒马河的上游河谷地带,大约西起涞源,东出紫荆关至易县,中间百余华里河谷宽阔,难守易攻。历代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亦多取道紫荆关。元人所谓:“劲卒捣居庸,北拊其背,大军出紫荆南搤其吭。”正是说明两关防守难易之不同。
12:00左右到达涞源县城,两位美女找的“黑豆花饭店”不错,清新雅致、美味可口
饭后决定走飞狐峪。飞狐峪是“太行八陉”之一,位于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交界处,又处于太行山山脉最高峰小五台山脚下,是穿越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的一条古通道。其地形南北走向,绵延20余公里,最宽处70米到100米,最窄处仅4米。在古代飞狐峪一直是通往山西高原及蒙古大草原的重要孔道。明朝兵部尚书杨嗣昌形容飞狐口的山势如“千夫拔剑,露立星攒”,深处“令人旋踵转足”。当地百姓说:”四十里飞狐七十二道弯,弯弯有洞天,处处含胜景”。
实地考察地形的三位勇士
赵武灵王控制此地后曾在周围养马,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一大强国。其养马之地现在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取名“空中草原”。
驱车去嗅水盆村附近的“空中草原”,中间一处美景。
海尽天是岸,山高人为峰!
进峪后千回百转之中蓦见一峰如柱,上接云霄,雾盘云绕,下垂谷底,沉重稳健,高32米,粗9米的石柱,百姓说这是“镇山棒”。明代杨嗣昌曾写诗形容它:“孤峰屹离撑,秀岩若天柱”。
看到漫山遍野的山羊,兴致大发的小伙伴们要训练它们走队列,“咩、咩、咩、咩...”
17:00左右出飞狐峪,来到蔚州古城。
中国北方的历史几乎就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斗争交融的历史,作为斗争前沿的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蔚州城,首先是以边防军事要塞的目的而建的。之后随着满清入关长城,其军事作用逐步降低凋零。现在的蔚州城还残存着部分城墙。
北城墙上的玉皇阁
一天的奔波,小伙伴们都有些疲惫,定下宾馆,出来吃饭,烧烤是公认的美味,再配上啤酒那就是人间的极品了,幸运的是我们都有。
一夜的沉睡洗尽一路的风尘,早上一起床,同志们都精神焕发,7:10下楼吃饭,早餐种类丰富、味道可口,特别是东生的煎鸡蛋值得表扬。
饭后奔暖泉古镇,路遇一夯土堆,大家兴致高昂。
当然少不了“专业”的讲解和“耐心”观众的聆听。
9:00左右来到古镇大门
早听说蔚州的古法剪纸非常有名,不免一看,每家都没有空手而归。
走在古镇上的美女
此行获得“逗哏”荣誉称号的东生同学
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原定于下午由灵丘返京的东生,禁不住大家的热烈邀请,为多陪小伙伴们一程,改为晚上十点由大同坐火车回去,早上四点多到京,辛苦了“老司机”。几个喝着唐河水长大的男人,到了北方的“唐河”,自然要去看看,留作纪念。
既然时间充足,行程就不再仓促,中午在唐河公园附近找了一家小店,没想到店面虽小,饭菜却美味可口,一大锅排骨焖面,不到十分钟就被我们风卷残云收拾干净。
饭后,忽然狂风大作、黄沙蔽天,不过再大的风雨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迎着风雨我们直扑平型关。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灵丘县同繁峙县的分界线平型岭上。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可谓峻岭雄关。
由于恒山和五台山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1937年9月25日,日军板垣师团主力在平型关遭到了八路军的全力攻击,在此一役歼灭日军近千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
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二次大胜利(第一为1933年喜峰口战役),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几个名副其实的吃瓜群众
原计划去浑源看悬空寺,不想途中来了一场有惊无险、充满刺激的旅程,几个吃瓜群众瞬间变成了推车群雄,其中尤其值得表扬的是两位美女。
因为想体验旅途的欢乐,灵丘至浑源段没有走荣乌高速,选择了S203省道,不成想在枪风岭段遇到大堵车,上千辆运煤车把这条晋冀通道堵的水泄不通,在“老司机”东生的指挥下,在两位美女和一个帅哥的推动下,小车步履蹒跚、费尽艰辛终于爬上山坡。
将近19:00我们来到恒山山门,工作人员早已下班,在门口大家略作休息,合影留念。
剩下的路段决定走高速,一路畅通,20:30左右赶到大同市火车站附近,匆匆吃过饭送东生上车,疲惫的小伙伴们都无心玩耍了,洗漱睡觉。
早上起来,小伙伴们又充满了能量,8:20从宾馆出发,不到9:00就到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北魏文成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 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是为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
据说是要显示北魏皇帝权力的无限,5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
与此行“财务总监”的合影
游览完石窟,返回大同古城。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旧称平城(西汉,置平城县。因其地为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为祈福思安,渴求和平而得名)、代京、云中,辽代根据《礼运-大同》改称大同,一直沿用至今。
大同是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见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
曾是北魏首都,辽、金之陪都(西京)
说到大同,自然离不开北魏,北魏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七月,拓跋珪迁都平城,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550年,高洋废东魏孝静帝,代之而立,建立北齐。557年宇文觉代西魏自立,建北周,北魏历史宣告结束。
行走在古城墙上的美女
古城内吃面的男人
14:30左右离开大同,因为担心八达岭高速堵车,遂决定经浑源、灵丘、涞源、易县返京,本以为一路高速会畅通无阻,不想在紫荆关隧道因修路遇到大堵车,4个半小时的车程足足走了8个小时,躺到床上已经23:00点多,连续行车,身心俱疲,一夜无梦......
此番一行5人,历时3天,行程1000公里,跨三省越四市,翻名山渡大川,登雄关寻古道,赏民俗游古城!一路欢歌笑语,一路惊险刺激,一路难忘记忆,一路革命友谊!
最后上一张此行“财务总监”的记账明细,可谓一目了然,为下次远行做好了榜样......
总有一天,我们能走遍万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