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报名是略微尴尬的,自觉学校低人一等,忝列宣讲名单之上,甚至怀疑要不要去误导学弟学妹,却也因为还有高中的其他同学报名而报了名,大概也是借机再回一中看看。
从开始到真正宣讲,一直也没有准备太多,看着群里别人自掏腰包订做明信片,辛苦的剪辑宣传片,觉得自己是不称职的。
后来放假了,看到一中宣讲群里一些名校的学生,仿佛有些自卑,虽然从他们的言行来看,并不能够看出名校光环的影响。
几乎没有在群里讨论什么,快到宣讲那天,看了看宣讲的同学,高中本班的都算是当时提到很多的人,还是很惊喜的看到了她也去了,虽然她并没有讲什么,也没能说什么,当时事,渐渐忘怀。
下午初到会场时,看到一屋子的人,倒是像极了当年,当年那个听宣讲的人如今也回来了,成为了站在讲台上的学姐,尽管看上去嬉笑打闹。
想来很怀念当年对大学无限憧憬的自己,仿佛收到一张小小的明信片就高兴得不成样子,当初看着那些学长学姐说着大学的好,校园广阔,历史悠久,活动众多,图书馆,食堂,体育场,宣传片介绍的恢宏场面,激动不已。
当时的认真记录,会后对明信片的收藏,幻想,总是最美好。
其实想来自己大概是没什么理想学府,理想专业的人,或许高中学习的繁忙导致对很多大学从没有深入的了解,或许也是选择恐惧,或者觉得那么多学校都是那么好,或者觉得那些知名的高校大概自己也考不上,有些觉得有趣的专业就业也大都不好或是不愿从事,直到报考的时候一些也是胡乱报的,现在如此,不过即便回看,却也仿佛注定如此,无解。
之前总想着待到17年高考时,再做一遍当年的题,不过一次看到高考又改革,物理3-5变成了必考,语文的小说和人物传记都要做了,自己这么长时间好多科不学,也忘了太多,大概会比去年的分数还要低了。
后来陆陆续续的看到了不少同学,大都类似当初的模样,没有太大的变化,自己打招呼的也不多,一个当初很熟的同学满面春风的只顾着说话,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到我这算是混的不算好的老同学。
宣讲的时候并没有说很多,前面学校宣讲占用了太长的时间,学弟学妹们也走了大半,会场显得冷冷清清,不过讲的到也还好,真的有学弟学妹加一个咨询的群,仿佛自己也是一个靠谱的学姐,并没有误人子弟,
后来宣讲录了音,时间不长,却也是一种纪念,向来讲话不多,和学弟学妹们吹嘘自己的学校也算是有趣的事情。
宣讲结束时,天已经黑了,这也像极了高三时,那个踌躇满志的孩子,宣讲之后,被夸奖之后,考好成绩之后,总是会有一种刷题的热情,也鼓舞了现在的我。
出了毓德楼,天色已经暗了下去,看到思齐楼明亮的灯光,思齐楼的钟楼周围一圈的灯点缀出一种神圣的氛围,转身看毓德楼也遍布灯光,金碧辉煌却不世俗,灯火璀璨却不炫目,温暖的感觉仿佛从天地之间涌来,雪花轻盈,灯光柔和,书声琅琅,学子成群。